
碧螺春与毛尖的耐泡度同为三次,碧螺春与毛尖都属于不发酵绿茶,芽叶鲜嫩,前者卷曲成螺 ,后者细秀圆直,冲泡时第一泡的可溶物质及茶多酚析出80%左右,第二次冲泡通常约占15%,第三次为5%,因此碧螺春与碧毛尖茶都能冲泡3次。

碧螺春的特点:
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而闻名的碧螺春,其外形特点为: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有天然的花果香,滋味甘醇,回味绵长,汤色嫩绿清澈,叶底芽头细嫩柔匀。
当地的茶农形容碧螺春“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果香味,鲜爽生津”。
高档的碧螺春茶叶500克约有6万~7万个芽叶。碧螺春的鲜叶采摘要求是一芽一叶初展,要采得早、采得嫩、拣得净。冲泡碧螺春要采用上投茶,水温在75℃左右即可。
在碧螺春的产地,各种果树与茶树间作种植,这在其他茶区并不多见。

几种毛尖茶的特点:
1.信阳毛尖
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名茶产区:信阳市浉河区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俗称“五云两潭一寨”。

2.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味道好,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3.白马毛尖
白马毛尖产于雪峰山脉的白马山支脉,与云溪河畔的黄金井相汇,因此而得名。品质特点:其外形是,条索紧结壮实匀净稍弯曲,色泽翠绿光润,白毫显露。其内质是冲泡后,香高芬芳滋味鲜爽,汤色清彻明亮,叶底嫩绿均匀。1991年,被评为湖南省级名茶。1994年荣获湖南省茶叶协会、省技术学会“湘茶杯”名优茶评比金奖。

4.圣地毛尖
圣地毛尖于1974年研制,制作工艺属于炒青绿茶,茶叶有着清脆甘爽的品质特征。圣地毛尖是一种产于广西贵港大小平天山一带的圆条形炒青绿茶。采摘一芽一叶,经摊放、青锅、揉捻、烘干、筛选、复香制成。条索圆滑紧细,毫尖显露有光泽,汤色碧绿明亮,鲜嫩清香,滋味甘醇。主销广西、广东、湖南。

5.沩山毛尖
沩山毛尖,产于湖南省宁乡县水沩山的沩山乡。此茶类属于黄茶类。外形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透亮,松烟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清同治六年(1867年),沩山毛尖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2016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沩山毛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相关文章
- 碧螺春的外形是什么
- 碧螺春是不是乌龙茶
- 信阳毛尖和碧螺春哪个耐泡
- 碧螺春可以泡几次
- 碧螺春和龙井哪个好喝
- 碧螺春怎么喝
- 碧螺春等级划分标准
- 碧螺春什么季节喝最佳
- 云南碧螺春的香气特点
- 炒青碧螺春有毛绒绒的吗 碧螺春和炒青的区分
- 太湖碧螺春是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 碧螺春可以放冰箱吗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05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