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冷后浑原因,一般来说,红茶相比其他茶类更容易出现“冷后浑”的现象。

红茶的制作工艺中,会经过萎凋和揉捻的环节,新鲜茶叶经过萎凋,失去了部分水分,再经过揉捻环节,茶叶外表被破坏,这加快了茶叶中茶多酚与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能力,产生茶黄素。茶黄素继续发酵,又产生茶红素。
冷后浑的主要成因,离不开红茶中的茶黄素、茶红素和咖啡碱。在低温环境下,这些物质会结合形成较难溶解的物质,温度升高又会溶解,变成游离的状态。
一般正常室内外环境下:红茶在放置30分钟左右,呈现初步显现冷后浑,45分钟左右90%显现冷后浑。
相关文章
-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茶汤颜色是怎样的?
- 普洱茶汤色品鉴分析
- 泡的茶汤不好喝,很大原因是没留根
- 铁壶煮出的茶汤发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 绿茶绿汤,细说茶汤颜色形成原因
- 茶具的选择影响到茶汤
- 普洱熟茶茶汤为何会发黑?
- 为何茶汤表面浮着一层薄膜状物质
- 13种常见茶叶投茶量,这样投茶茶汤更香醇
- 茶汤表面的泡沫是什么
- 茶汤冷后浑成因
- 信阳毛尖茶汤浑浊是怎么回事,信阳毛尖清凉好还是混浊好?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08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