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兰若试茶歌》(唐·刘禹锡)
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一诗,确是茶史上,特别是制茶技术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值得重视。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辨煮﹐桐君有录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
木兰沾露花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佳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锅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诸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石人。
本诗是作者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时所作的一首赞茶诗。作者嗜茶,他在常德十年,盛赞西山寺背北竹荫处生长的好茶,把茶的采、制、煮、饮及其功效都描述得生动形象。
常德在唐代就出产茶。诗中“斯须炒成满室香”句,说明唐代少数地区出现了炒青绿茶工艺,这是公认的我国炒青绿茶最早史料,是很珍贵的,很有价值的。迄今为止,制造绿茶仍是沿用炒青工艺,只是有所发展和创新。考我国绿茶,所以载誉全球,经久不衰,独特的炒青工艺是一大特色。
诗中对茶树栽培环境除肯定“阳崖阴岭各殊气”外,提出“未若竹下莓苔地”之说;对茶的香型指出“木兰沾露香微似”;对茶效指出要使“宿酲散”靠的是茶的香气悠扬喷鼻;要使“烦襟开”,靠的是茶味“清峭彻骨”。看来作者对茶是很有感悟的。全诗“灵味”很浓,写出了佛家饮茶文化的真谛。
相关文章
- 教你巧妙除陶瓷茶杯的茶垢
- 安化黑茶有哪些种类,安化黑茶品种名称介绍
- 各种茶叶投茶量口诀,投茶量的标准
- 喝茶晚上会睡不着吗
- 普洱茶饼需要洗茶吗
- 小青柑茶叶的喝法
- 对于茶叶的一些基本知识,很多人都被流言误导了
- 名茶铁观音产于哪个省
- 老竹大方茶的加工工艺
- 电脑族适合喝什么茶
- 梁实秋亲自买茶获盖多
- 武夷岩茶怎么区分优劣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1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