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紫砂壶的三条规律:好泥不细、好工不差、好料不加,好泥不细意思是上乘的紫砂矿,一般使用的料不会太细,也不会把它做成细粉料;好工不差意思是好的紫砂壶做工不会差,泥料是其一,但做工更为重要;好料不加意思是好料不能加劣质料,劣质料更不会加好料。
选购紫砂壶的三条规律:
一、好泥不细
一块好玉,不会把它切成碎玉来卖。同样,上乘的紫砂矿,不会把它做成粉料。且不说矿石粉碎要花钱,如果紫砂的质感降低了,泥性变差了,壶也会卖不起价。壶家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有钱不会赚的事。所以“好泥不细”。
当然,用洗泥法练泥的细料和粉碎中产生的细料,俺可就顾不上了。反正料太细宜茶性降低,而且少了点紫砂味,不要也罢。
二、好工不差
中国的四大名绣,没有哪家把花绣在麻袋上,所以稍贵一点的壶都不会用太差的泥。泥的成本在壶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工”比“泥”值钱多了。不会有壶家在烂泥上下苦功夫,这样的壶家早已经饿死了;也不会有壶家在好泥上用烂工,这样的壶家已经被老板打死了。那么多人削尖脑袋往“工艺师”的堆里扎,只是想贴个“工好”的标签。烂泥烂工只能忽悠菜鸟,要忽悠“行家”还是要一点成本的。
所以壶家不会用“泥”来拖累“工”。除非“烧”坏了——壶烧坏了,或者脑子烧坏了。所以,重“工”的壶友比重“泥”的壶友少交了好多学费。
三、好料不加
首先说明这条规律不适用为特定艺术目的和原矿料互配的加料行为。一种泥料,加料比不加料卖的价钱要高,而且加料的钱要不找回来,壶家一定会被老婆骂得狗血淋头。所以好料不能加差料,差料更不会加好料。加料会让紫砂“看起来更好”,除了特定的艺术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假的象真的,次的象好的。
料加得越多就离“紫砂”越远。对壶友来说,“加料”所得到的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失去的却是紫砂最可宝贵的天然属性和人文基础。
如何选择紫砂壶:
1.选择材质
不同材质的紫砂壶有着不同的适茶性能,选壶之前应先辨别材质种类。
用眼看
根据胎质呈色可以基本辨别材质种类。紫泥类材质烧成后一般呈各种深浅不一的紫色调,如:紫红、紫棕、紫褐、深紫色等。绿泥类材质烧成后基本是属于纯色系的黄色调,如米黄、亮黄色等。红泥类材质烧成后则呈多种红色调,如:大红、橙红、暗红色等。红泥类中的朱泥材质烧成后一般结晶程度较高,色泽会更艳丽明亮。而团泥类材质烧成后的砂质颗粒效果尤其明显,因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紫砂矿料融合共生而成,故色调会更丰富。
用手摸
通常用拇指在壶体表面顺势轻轻推移,可以判断胎质的润泽程度。纯正紫砂材质给人手感舒畅,细而不腻有如摸豆沙的感觉,并且手汗也同时会在壶表留下一定的印迹。
用耳听
听声音可以辨别材质的吸水性能。将热水加入干燥的壶中,可以从敞开的壶口倾听壶体吸水时泛气泡的声音。纯正紫砂材质的壶体遇热水冲淋处砂质感尤其明显,并且壶体颜色会较深,冲淋后的壶体和常温下的壶盖会有明显差别,表面也很快会泛出光润色泽。
2.选择壶形
可以根据茶叶冲泡时的伸展程度以及浸润状况来选择壶形。
圆形壶适用于大部分茶叶,因为圆形的器壁可任由水在壶里顺流而转,水与茶叶紧密结合,有利于发茶。
高形壶适宜沏泡红茶类和一些比较细碎的茶叶。因红茶类在焙制过程中是经过全发酵的加工工艺,经高形壶深闷后更觉得香浓蕴藉。
扁形壶则适合沏泡绿茶类及一些大叶茶,因绿茶类在焙制加工时未经发酵,叶绿素没有被破坏,沏泡时不宜深闷,故扁形壶泡绿茶,倾出是澄碧新鲜,色、香、味兼顾。
3.选择容量
可以根据茶叶品种、饮茶人数、茶杯大小及饮茶喜好等作为选择紫砂壶容量的大致方向。壶的容量大致在200cc做鱼较为合适,也是黄金比例。
做工
若紫砂壶制作工艺粗糙,有时会直接影响使用功能,做工是否精细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口盖严密
壶的口盖密封性良好,茶汤不易从壶口溢出,并可以使冲壶之水不落入壶内,也符合卫生的使用要求。检验口盖是否严密,可将壶装满水,用手指压住气眼,倾壶时以不出水为佳,或在倾倒茶水时用手指按住气眼,能立即断流最好。
出水流畅
出水流畅与否,有时会直接影响茶汤的质量。如泡功夫茶类,要求茶汤倾出时很快速,出水不流畅则会影响茶味。
提捏舒适
紫砂壶壶钮拿捏方便,壶把提握顺手,重心便于掌握,这样使用时会比较方便、舒适。
壶无杂味
选购新壶时,应注意闻闻,若带有火烧味、油味等异味的,则不可取。
相关文章
- 紫砂壶哪儿都好,但是紫砂壶有六怕,弄不好壶就毁了
- 好的紫砂壶要具备泥、形、工、款、功缺一不可!
- 喷浆紫砂壶的辩别方法
- 紫砂壶坏了怎么办?
- 茶垢喝了对身体有害吗 紫砂壶茶垢到底能不能留
- 紫砂壶到底该怎样选购
- 紫砂壶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 紫砂壶怎样辨别 区分紫砂壶的优劣可依据这几点
- 宜兴紫砂壶保养 教你紫砂壶选购技巧
- 紫砂壶上有黑点是怎么回事
- 紫砂壶好不好,离不开这4条标准!
- 紫砂壶的种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1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