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中国很早就被认识和利用。数千年前我国就有了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据考证,茶被各阶层广泛普及、品饮大致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唐代《封氏闻见录》中记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说明茶已被世人接受的一个事实。又有唐诗人杜牧的一句“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更是生动地描写了老僧煮茶时闲静雅致的情景。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随着茶文化逐渐被世人的接受和认同,才逐渐在各阶层中间广泛传播开来。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理环境优越,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吨左右。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广泛欢迎,并成为世界三大饮料(即茶、咖啡、可可)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茶树,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今天,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茶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元素,经常饮用可对人体起到一定的保健和防病作用。茶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饮茗话宗教
品茗轩
饮茶歌诮雀石使君
(唐)僧皎然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茶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自古就有不解之缘。在宗教道义看来,茶的精神与宗教的教义是相融合、相通的,饮茶者的心灵似乎也完全通透。佛教颂茶为神物,向佛祖献茶,成为寺院食规;道教称茶为“仙草”,把茶看为通向仙界的“天梯”;伊斯兰教认为,茶为正心之物,符合真主旨意,以茶代酒便成为信奉伊斯兰教国家的生活习惯,而如今他们在饮茶时,往往爱加上几片新鲜的薄荷叶和冰糖,这种茶具有清凉滋阴、芳香开窍、提神健脑的功能,尤其是贵客到了,更是要先敬三杯茶,客人必须把茶喝完,算是尊重主人,合乎礼节。而茶与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的天主教关系也较密切,早在1560年葡萄牙神父把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同时,也将我国茶叶和饮茶知识带回欧洲,说中国“凡上等人家皆献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可治病。”外国的一些教士在谈起中国饮茶习俗时都会说:“主客见面,互通寒暄,即敬献一种沸水冲泡之草汁,名为茶,颇为名贵。中国人用这种药草煎汁,用以代酒,可以保健而防病。”在我国民间,自古人们便把茶当做提神醒脑、驱魔祛邪、宁静清雅、淡泊人生的和平饮料,与此同时,还用茶祭天祀祖,告慰神灵,以慰心愿。这也成为茶与宗教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个源头。
在中国宗教中,最基本的便是禅、道二教。“自然”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正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由此也树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而儒家讲究“以茶可行道”,所以茶文化注重“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就成为儒家饮茶者自省、审己、清醒看待自我的一个出发点。其实,中国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真正体现出的是“禅风禅骨”。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最为巨大。
“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历史上许多名茶出自禅林寺院,而禅宗之于一系列茶礼、茶宴等茶文化形式的建立,均具有高超的审美趣味,对中国茶文化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互为促进的作用。可以说,品茗的重要性对于禅佛,早已超过道教。而“吃茶去”这一禅林法语所暗藏的丰富禅机,“茶禅一味”的哲理概括所浓缩的深刻涵意,都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思想精蕴。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了中国茶道,并且对世界茶道也影响深远的茶圣陆羽,相传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与唐代诗僧皎然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1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