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守臣年逾花甲,是徐州知名书画家,从年轻时起书画创作与砂壶收藏并举,四十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选壶、养壶的经验,且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养得壶油润鲜亮,神采飞扬,抚摸壶面犹如“孩儿面”柔嫩细滑,使砂壶的天然肌理得以充分展示,更显紫砂壶的灵光宝相和迷人的艺术魅力。鹿守臣先生愿意把他四十余年摸索出的一整套养壶经,奉献给年轻的朋友,以此也作为与诸位方家的交流。
吃透“第一道”茶
新紫砂壶的“开壶”很重要,犹如盖房子打地基。用“冷水”浸泡12小时,以除“土”气、去“燥”气;接着用水煮。他的特别之处是强调二点,一是,茶叶放到壶内,形成“壶外水、壶内茶”的状态,这是“内养壶法”的起点。二是,水开后以文火煮40分钟左右再停火。停火后,不要把壶从水中取出,让壶在热水中慢慢冷凉、醒透,让壶吃透这“第一道”茶。用好茶、壶吃透是开壶的要点。
“凉毛巾”常擦身
品茗之中养壶是“日课”。这堂日课可谓丰富多彩,众说纷纭,难能大同,只可各抒己见,和而不同。他不淋茶汤、不用茶刷,只是平心静气的品茗,在溆水、倒茶,或换茶叶等品茶的种种准备之际,用冷水浸过的茶巾,在有意无意之间擦拭壶体。他说这是“内养外护”的结合。新壶用粗点的茶巾,老点的壶用柔软的毛巾。鹿守臣的认为玉有“盘玉”,紫砂壶亦有“盘壶”。砂壶的“盘壶”宜在湿壶时盘,热壶、湿壶都宜盘壶,擦拭即是盘壶。用冷茶巾擦拭壶体一是有利于壶体的按摩,一是有利于壶内的茶汁增强穿透力,增加茶汁在壶体“空隙”中活动、流动的速度、频率。砂壶“内养”的核心就在于茶汁在壶体“空隙”中活动、流动的频率与速度。这是守臣先生的独到见解。
天天要“净身”
对于茶与壶配合的处理,鹿守臣是“理想主义”,又是“实际主义”者。说理想、完美,一壶一茶,追求茶品独到的神韵,这很好。但他更倾向于“壶泡什么茶都是一样的,今天泡铁观音,明天品普洱茶”,也不会伤壶,也不会有损茶质、茶韵。至于说段泥壶只适于泡绿茶,他以为泡绿茶最好不用紫砂壶,尤其不能用新的壶、口小的壶、壶深的壶。如果一定要用,那要用用出来的壶、口大身扁的壶。他有好多把段泥壶,都同其它泥的壶一样用,什么茶都泡,没有一把泛花、出色点,把把壶都养得很精彩。重要的是不要“懒”、要“勤”,每天用完,一定要用清水把壶内充净、壶外用干净的湿茶巾擦干水迹,擦净茶痕。“天天净身”,保持干净是养壶的关键。
人有星期礼拜,壶也要休息。壶越用越好,但用了十天半月之后,若“洗净、晾干”休息几天再用、再养,更有利于壶的休养生息,更有利于壶肌理的再现。
不用“汗手”玩壶
品茶讲究“静”,养壶也要讲究“净”,这净是干净的净。常言说人是“泥人”,天天洗澡也有灰。那灰、那脏,就是汗的固化。夏天,人不洗澡浑身不舒服,洗了澡就很爽、很酷。道理一样,人汗凝固在壶上就是灰的脏的东西的积累,等于天天不洗脸,还往脸上摸黑。用“汗手”养的壶,用手摸粘手,有种油腻腻的感觉;壶看上去,有油感而无“润”味,黯乎乎的无神。鹿守臣养的壶,包浆如玉,肌理清润,一尘不染,宝光竟辉,摸上去很爽,好像抚摸小孩子胖乎乎的脸。这是养得好的壶特有的“孩儿面”的感觉。
干壶干拭 湿壶湿擦
砂壶不用时也要养护,他的诀窍是“干壶用干茶巾擦拭,决不能用湿毛巾;反过来,品茗时的湿壶,也不能用干茶巾盘壶”。这是他从许许多多的“这是怎么啦”的“疑问”中找来的。不信,你用湿茶巾去擦擦干燥的壶试一试,那你的壶,就会留下再也难以修复的“片片牛毛纹,暗淡失宝光”的惨状。
老壶“气孔”要打通
老壶、长时间不用的壶如若启用,一定要把壶体的“空隙”,也就是“气孔”打通。壶在用时壶体的空隙是动态的,长期不用壶体的空隙和茶汁便凝固了。重新启用,要重新把气孔打通,激活壶体,既有利于发茶,又有利于壶润的生发。方法是把壶放在“笼”里,如蒸馒头一样,蒸40分钟左右,让壶在蒸汽中自然冷凉。
记录者的“谏言”
壶的生命在紫砂艺人的手里时间有限,在我们手里的时间却很长,甚至说是绵延无期。紫砂艺人要讲究制壶艺,爱壶人要研究养壶经。在同鹿守臣交往的过程中,我感到品茗养壶的“心态自然”最重要,不要刻意追求,要坦然处之。品茗养壶皆为乐,任其自然莫刻意。当然,乐,是要寻的,寻乐亦要有方法,好方法成习惯,即为自由、自然。有了好的心态,再研究点方法,泡茶能泡得好茶,养壶亦能养出紫砂的天然神韵。相关文章
- 壶友谈养壶艺术感悟
- 养壶增身价
- 茶壶怎么养 养壶心得总结教你养好壶
- 正确的养壶方法
- 养壶文化小记
- 养壶有何意义
- 养壶的境界
- 壶友总结七大养壶的最佳方法
- 新买的紫砂壶怎么养 泡壶是最佳的养壶方法
- 紫砂壶养壶的正确方法
- 人养壶气,壶养人性
- 养壶技巧,养壶巾虽小,作用却很大!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13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