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相关文章

  1. 桂东玲珑茶文化及历史渊源
  2. 从茶具中窥见茶文化的演变
  3. 吴锡葆:茶具收藏填补茶文化历史记录空白
  4. 明朝茶史茶叶发展及饮茶文化介绍
  5. 中国茶文化中,你不得不知晓的道德内涵!
  6. 北京的大碗茶文化,是一段佳话。
  7. 茶文化之红茶悠久历史文化
  8. 陶瓷茶具与茶文化
  9. 白兰花茶文化历史渊源及发展
  10. 中国茶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
  11. 《水浒传》里的茶文化
  12. 英国人喝茶文化及习惯介绍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1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

上一篇2017-10-16 20:31
下一篇 2017-10-17 08: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