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宋当阳峪窑兔毫斗笠茶碗,修补后,完全看不出痕迹。
人们常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用器的过程,也是享受制汤、造华的过程。茶器,不仅融入了手艺人的感情,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气息。在广州芳村,雷健平为其近十年从世界各地收藏的茶盏,成立了一家前后茶器艺术馆。混凝土外墙与大片玻璃窗构成艺术馆的骨架,玲珑的太湖石与翠叶婆娑的斑竹则隔成风致盎然的空间。雷健平身着青色布衣在一方茶寮招待笔者,为笔者讲述他的收藏心得。通过器物,我们能触碰各个时代的文化语境,这也是文脉传承的一种方式。
访谈:茶盏之美从心出发
问:你收集了历朝历代这么多形制不一样的茶具,每个朝代的茶具各具有怎样的美感呢?
雷健平:美感,不仅仅是指器物本身,更是指不同时代文化的呈现,器物背后朝代的历史状态及国家的形式。如开放性的大唐盛世,器物就呈现出我们与国外文化的碰撞;又如宋代,处于华夏文明文化、美学、艺术、经济顶峰时期,一个茶碗就是一个结合体,它呈现的文化和面貌都是不一样的。
你去读陆羽、蔡襄等人的茶书著作,历史上已经有很多大家,从不同角度,对茶盏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对我们来说,要读懂,在当时的语境下,他们对茶文化和茶器的理解,而不是我们自身以当下的文化语境,对它们进行评判。
说起来,我们从支离破碎到步入温饱的生活,也才近二三十年。再加上明清两代,因为饮茶习俗和传统文化脉络的改变,更加剧了我们今天对于那个时代的文化的理解的缺失。所以真的没有资格去评判当时器物的美学,只能去学习了解器物背后所承载的故事,并从这其间吸取养分。
图为:民国金寿款三叉提梁壶。
问:你为什么会选择收藏茶具呢?
雷健平:我认为现代收藏,很多人的观念是错误的,他们更关注,自己从买进到卖出之间挣了多少钱,这项投资是否有“钱途”。于我来说收藏就是学习的过程,应该要从心出发,是自己真正热爱的,获得的东西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获,更是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
我收藏这些茶碗大约是在10年前,那个时候,国内很多收藏家都劝我,这种饭碗不是饭碗,茶杯不像茶杯,黑不溜秋的东西买它做什么。这是一个认知的问题,上至天子宋徽宗,下至市井街民,无数人用文章来赞美它们,这样的器物怎能不美呢。我们当时不认识,不懂它的美,不是这些茶盏不好,而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美学,现在的审美达不到。
这是我们自己文化的缺失,我一直说,我们最好的东西在日本,人家不是偷、不是抢,人家是热爱,一千年来,一直以不同的方式,来获得这些国宝级的器物。
日本为何在文化保护方面做得这么好,是因为他们不敢去破坏它,例如,拿一个茶杯,他们是跪下来拿的;没有好的茶器,在日本是不敢开一间博物馆或艺术馆的;日本收藏的八件古代陶瓷国宝艺术品中,有四件是宋代建盏。一个外族,为什么会以这样的高度来看待这些东西呢?我们也在关注,这些瓷器被定为国宝,是为什么?他们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图为:北宋高丽青瓷茶盏。
问:饮茶与你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雷健平:对茶开始有要求,是对生活开始有要求,未来的艺术继续发展的话,它要靠心性的东西,茶的艺术一定是一个方向。最大证据就是,今天我们在艺术馆看到的器具,已经离我们最开始购买的时候,涨了很多倍。
我们今天90%的喝茶人,聊得最多的是茶叶本身,或者是,喝茶有什么好处。我们什么时候进入下一课题,讲一场氛围,求一种道呢。怎么呈现茶的道呢,小至各个器物的摆放、大至空间的陈设、茶人当下的心态和心法,这才是一件完整的茶事,有了一场完整的体验。茶席之上,每一次都是内在的训练。而不是单单说,我今天喝了一个八八青、大白菜。
你处于什么文化中,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养分,就会选择喜欢的事情去做。一些年轻人喜欢喝茶后,找回文化的脉络,按自己对茶道具的理解,重新在创作,这就是传承呀。
图为:建盏银毫茶盏。
问:你怎么看待茶席上的仪式感呢?
雷健平:东方文化,或者说所有文化的起源,都是从大自然中得到的,所以文化这个东西是最朴素的、最通俗的。但现在往往提到茶文化,就让我想到各路仙家夸张的舞台秀,让人觉得这个东西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会让当代的一些年轻人,产生误解。
溯源回来,所有的东西,都是在生活中用的,茶,亦是很朴实的东西,不用说得很玄乎,即使是仪式感,也是这样的。很多人说到仪式感,就是脱离了生活,其实并不是,生活中,也有很多仪式感的东西,比如仪规等。
我认为仪式感并不是讲究动作要怎么花哨,这是违反自然的,这多难受呀。茶的构建,应该考虑怎么把茶的优点发挥最大,如该取哪里的水,使用什么样的烧水器物、燃料等。我认可这个,这是多少年来历代人的规矩。
文化就是生活,坐下来好好喝杯茶,聊聊天。
图为:曼生紫砂壶。
珍品:雷健平的镇馆典藏
兔毫盏
建窑兔毫盏是世界陶瓷史上的杰作之一,工艺已经失传很久,是宋代饮茶用盏之一。造型为敞口,深腹,汪圈足;胎厚色黑,釉里有细丝状银色结晶,黑釉里面夹杂着均匀的银色或黄色丝缕,形如兔毫,因而得名兔毫盏。“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之分,除了兔毫外,还有油滴斑、鹧鸪斑、曜变圈等不同釉变,其中曜变圈最为少见。
宋代建窑烧制的兔毫盏中,底部有刻着“进谏”“供御”字样,是宋徽宗时期的斗茶用具。
1969年经中央美术学院倡导,经国家陶瓷研究所等多方协作,福建建成功烧制出了仿古建窑的兔毫盏,以兔毫盏盏身内外显现带结晶的细长兔毛状花纹为特征,每条细纹闪银花色。
雷健平说,他们在日本所看到的,这八件瓷器中,四件就是这样的茶碗,这样的茶碗,在中国比较难见。老一辈的人要求要很尊敬的去看这些东西。兔毫茶盏,即便在宋朝的时候,也会很贵重的,一只黑釉茶盏的价格可换1000匹绸缎,一只兔毫展可换3000匹绸缎,图上这件是蓝兔毫。
图为:磁州窑茶盏。
曼生壶
紫砂壶为什么贵,雷健平表示,除了历史的沉淀,一是因为这些器具是皇家的定做,二是因为有文人的参与。
曼生十八式是由身为“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书画家、篆刻家陈鸿寿设计,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亲手制作的十八种经典紫砂壶款式,因陈鸿寿字曼生,故名“曼生十八式”或“曼生壶”。
陈鸿寿虽不会做壶,但他开创了文学书画篆刻与壶艺完美结合的先河,创造了独特的壶艺风格,曼生壶在壶史上留下“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经典名言。
这件紫砂壶,盖面是汉代的铜镜,壶身是一个汉代的瓦当,也叫镜瓦壶,壶身铭文只有短短十几各字,就能看出作者对文字的掌控力,这件作品也是他的得意之作,他将自己的名字融入铭文中。
图为:明代方斗杯。
磁州窑
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中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
雷健平说,古代文化发达的程度已经很高了,器型多变。你看这个器型,多一分肥,少一分厚,我预估最开始是供给佛家寺庙的器物。
图为:刻有“进谏”“供御”字样的瓷片标本。
茶器,首先要求美,不美是不会成为茶器的。因为在生活中我们首先是解决温饱的问题,然后是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无论是美的茶器还是茶文化,都是精神食粮的。
雷健平说,清代更多的是形式上的美,宋代更偏向自然的美学,是触动你内心的。想象你拿着漂亮的碗去喝上一杯茶的时候,是多么愉悦呀。这些油滴状的釉变,像是星空宇宙一样,与茶汤碰撞,多漂亮呀。
相关文章
- 怎样选择泡茶的茶具?
- 功夫茶茶具的含义
- 正山小种适合什么茶具
- 漫谈普洱茶与茶具(三)
- 清代皇帝用过的茶具:“仿雕漆珊瑚红釉银里盖碗”(六)
- 用纯银茶具泡茶有什么好处 揭秘纯银茶具泡茶养生作用
- 喝绿茶使用什么茶具
- 茶具的介绍
- 清代茶具的特点
- 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 不同茶怎样选择合适的茶具?
- 陶制茶具和瓷质茶具的区分。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20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