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茶”公案

“赵州茶”公案

杭州著名的九溪十八涧附近,在“林海亭”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曰:“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下联日:“日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这是杭州西湖风景区众多的楹联 之中,写得最为轻松、潇洒、明快的一 副,其中的“且吃了赵州茶去”,还有 一则有趣的故事呢。

佛教典籍《五灯会元》卷四中记 载这样一则故事:从谂禅师问一位新来 的僧人说:“你以前曾到过此间吗?” 僧人回答说:“到过”。从谂说:“吃 茶去”。从谂又询问另一位僧人说:“到过此间吗?”僧人回答说“不曾到过”。从谂说:“吃茶去”。一直在旁边的院主忍不住问从谂禅师道:“为什么到过也说吃茶去,不曾到过也说吃茶去?”从谂听罢叫道:“院主!”院主应了一声,从谂接着说:“吃茶去”。从谂禅师俗姓郝,曹州(今山东曹)郝乡人,他自幼出家为僧,参南泉普愿禅师而得道。后一直居住在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的禅语法言遍布天下,时人称之为“赵州门风”,他还自立禅关称 “赵州关”。而流行最为广泛的禅案,就是这桩“吃茶去”或称为“赵州茶”的公案了。

其实,深谙佛学禅机的人才能够明白,从谂禅师所说的“此间”,并非指他自己的肉身所在的禅寺,而是参禅了悟的一种境界。从谂禅师对于回答“曾到”和“未曾到”的僧人,对参悟了的人和未悟之人,都给予了同样的回答:“吃茶去”。表现出从谂禅师更高一层的禅学境界,即“了悟如未悟”,他已经抛开了一切分别执著,达到视一切平等如水平的境界。因而,从谂禅师的这三声“吃茶去”,十分令人回昧。这则经典的故事后来教禅门看成是“赵州禅关”,并且成为禅林中的一大经典故事,为僧侣喜闻乐道。据《五灯会元》记载,江西、福建、浙江等盛产茶叶地区的僧侣说法回答中,其机锋用语通常都是“吃茶去”。

在掸门中,许多禅师将未能“顿悟”的僧徒称为“瞌睡汉”。尚未“醒悟”的是“瞌睡汉”,能使“瞌睡汉”“醒悟”的机锋则是“吃茶去”。“瞌睡汉”与“吃茶去”其实是对待同一类人事的两种不同说法罢了,而相比之下,“吃茶去”则更显得禅意浓厚,而且典雅又不失亲切之感,自然又富有品位。

相关文章

  1. 普洱生茶需要煮吗
  2. 为何洗茶,什么样的茶叶需要洗?
  3. 看宋徽宗“代言”的建盏,怎样挑逗昆明藏家宋徽宗用什么茶具喝茶?
  4. 皖西黄小茶产地
  5. 黑茶有哪些品种
  6. 哪些茶适合蒸,哪些茶适合煮
  7. 铁观音春茶和秋茶哪个好喝,铁观音春夏秋茶的区分
  8. 茶匙是多少毫升 一茶匙等于多少克
  9. 红茶等级一级好还是二级好
  10. 喝什么花茶减肥效果是最佳的?
  11. 想要保健养生,可以喝这三款花茶
  12. 贵州都有哪些茶叶 贵州十大名茶一览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2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

上一篇2017-10-28 20:17
下一篇 2017-10-29 07:5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