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生铁壶的历史
日本江户时期(16151868),在幕府和平时代,南部28代藩主信直公,因为本藩盛产品质很好的铁矿石,于是在1659年的冬季招聘来自京都的高级工艺师小泉仁左卫门清行和高级工程师铃木,专门为藩主制作御用的煮水铁锅学名“茶釜”,如下图:
至到江户期间(16151868),由小泉家第三代的小泉仁左卫门将茶釜附上手把和壶嘴直至改良成现今壶形的铁壶。。
铁壶最早是由铸铁所制成,而这铸铁必须经由传统日本炉炼制才能制成铁壶,1868年后由于设在日本许多地方的西方炉也开始使用铸铁,提供了炼制历史的发展延革。
日本铁壶流行于一般家庭,大约是在江户中期昭和期间盛行。当时的铁壶是采用优质的日本铸铁打造,然而到了昭和初期,由于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开打,战争需使用大量的铁料,因此铁制品都受到严密的管制,导致铁壶的产量剧减,昭和二十年(1945年),民生用品铸物铁壶全面恢复生产。
二、日本铁壶的产地
日本铁壶产地分为两个:“南部铁器”及“京都铁器”。
明治41年(1908年)大正天皇还是皇太子时,访问盛冈时参访第八代小泉仁左卫门制壶的过程,由于工法精湛获得极高的评价,随行的记者拍下,并在各大报报导,从此南部铁器在全国打开知名度。
首代小泉仁左卫门,这就是南部釜的起源。第三代佐卫门创造了各个种类的铁瓶,总称为现在的“南部铁器”,“南部铁器”是地域的统称,其实是泛指日本岩手县的著名特产,用传统铸造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铁制品。主要特征是盖子由铁打造,壶体几乎以黑色为主,没有鸣金,以盛冈及水泽两地为最主要的产地。如下图:
“京都铁器”是指在京都等地制作的铁壶,亦叫关西铁壶。其壶盖由铜打造,盖子上的壶钮为梅等的造型,另外,壶底有鸣金(壶底的响片),茶具的把手形状较多。
三、日本铁壶的称谓日本铁壶称为铁瓶或急须。
铁瓶一般是指容量在900cc(或700cc)以上铁制煮水器具,一般是用来煮水。
急须一般是指容量在500cc(或700cc)以下的铁制茶壶,附有滤网,一般是用来泡茶。
四、日本铁壶的堂号
根据现有的资料,铁壶的堂号大致可以区分为五十多家(不含南部铁器及纯粹名人作品),
分别有:龟文堂、银秀堂、梅泉堂、五叶堂、龙文堂、龙云堂、龙虎堂、龙方堂、金龙堂、青龙堂、金凤堂、光龙堂、万龙堂、昭龙堂、信龙堂、地龙堂、金寿堂、晴寿堂、正寿堂、松寿堂、龙寿堂、金阳堂、金光堂、金祥堂、金玉堂、金青堂、金金堂、金清堂、精金堂、光玉堂、松玉堂、云色堂、省铸堂、凤鸣堂、三德堂、菊光堂、光宝堂、紫金堂、荣青堂、铁紫堂、英青堂、等等堂号。
主要分有龙文堂及金寿堂两大体系,龙文堂风格花俏,相当于紫砂壶的花货,因它的铜盖闻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买铜盖(如下图)。金寿堂风格高雅素洁,相当紫砂壶的光货。十八世纪以后开始在壶体壶盖落款。
五、日本的新、老铁壶
新铁壶:指日本现代制作的铁壶,主要表现在壶体内部涂有防锈漆或壶把涂有植物生漆。
老铁壶:指明治到大正期间前后的作品遗留至今,技术精湛,以龙文堂,金寿堂,龟文堂为代表,如下图,但因年代缘故,品质有好有差,需具本分析。
六、壶脐、壶鸣,
“壶脐”指铁壶外面的壶底的铸铁孔,有凹陷的单孔,有突出的肚脐孔,有三孔,甚至有较少见的“一字孔”。但应注意是否后来的修补孔。
铁壶有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壶鸣,在煮水过程中,铁壶的声响有的像风吹松的声音,有的是波涛汹涌,有时似耸入云霄的瀑布,有时是拍打撞击岩石的海浪,或是吹拂竹林的风雨,或是风吹耸立山丘上的扁柏,都是难得的混合了自然的声音,你得用心,用心去听,从它的旋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声音,轻闭双眸感受腾波鼓浪后那拨动心弦的低鸣盖鸣除外,这也是引领进入品茶氛围的方法之一。
“壶鸣”分有两种,“盖鸣”及“鸣金”
“盖鸣”称为技罩法,壶嘴的根部较低,壶体感觉上呈圆筒状,其中壶底比盖口宽,盖子较薄,如此,水沸腾时内部会产生压力水蒸气会往上升,然后从盖口喷出,此时壶盖就会与壶体产生敲打的响声。此技法主要表现在“南部铁壶”。
“鸣金”是指铁壶里面的底部会有三或四片左右的铁片,也叫“响片”,是釜师精心的制作,因为有罩响片所以铁壶才会有悦耳的声音。此技法主要表现在“京都铁器”。
七、日本铁壶的保养及注意事项
铁壶不能用清洁剂洗清洁,壶体不能用尖硬物质擦拭,铁壶不使用时保持干燥。
注水时不要注满,6、7分满为宜,煮水沸腾时,水蒸气会从壶口或壶盖喷出,注意灼伤。
放置冷却,严禁用
相关文章
- 铁壶和铜壶:纠缠千万年的恩怨情仇
- 怎样去除铁壶的铁锈?
- 学会这些,你就是铁壶行家!
- 铁壶生锈怎么办
- 二世藏六造饕餮纹兽首铁壶
- 和银壶比,铁壶胜在哪?
- 铁壶泡茶优势,比紫砂怎样?
- 日本古法熔炼制造铁壶工艺
- 砂铁壶有什么好处?
- 铁壶为何令茶器藏家如此着迷?
- 铁壶煮老白茶,有哪些讲究?
- 铁壶不会选?5步教你挑到好铁壶!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23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