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无数,人们一开始喝茶时,用什么泡煮呢?
答案是铜壶。春秋开始,便是皇宫贵族饮酒、煮茶、盛水的日用之物。因材质较硬耐磨损、色泽如黄金,使其高贵且耐用。
打造这历朝历代传家的宝器,并非一般人能为。只有上好材质,加至高手艺锻造,才出得了一把好铜壶。
行内人常说“千年铜壶,百年铜艺”,指的便是当下铜壶锻造工艺最高的朱府铜艺。
眼下这把绿铜壶,便是出自朱府铜艺。原以为是冰冷的金属,摸上去却似玉温润光滑。外在通体盎然绿意,和春天一样美。打开盖子,壶内金光熠熠,是皇家的高贵色。
《诗经》说,铜壶煮茗,如仙琼玉浆。就像一个谦谦君子,温文尔雅,用它的时候如沐春风,有着一种温和亲切的感觉。伴随淡淡清香,禅坐细品日月长。
朱炳仁,是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中国铜雕界唯一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朱炳仁
雷峰塔、桂林铜塔、峨眉山金顶、天宁宝塔、灵隐寺铜殿等中国十大铜建筑均出自他手,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他们的一双手,能建大型建筑,也能打造一把极致小壶。
手艺纪录片《讲究》之铜壶,专程采访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朱军岷先生,讲述了铜艺的传世与新生。
和火急火燎出炉的铜壶不同,朱炳仁的壶,骨子里透着精神气。
型态自然古朴,富有现代简洁内秀,高贵而雅致,堪比古老的艺术文物,可用可藏。
铜金和墨绿相互辉映,置于茶台一隅,胜春景无数,叫人一眼入迷。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万捶,手工制,一片铜打造成一把壶
朱炳仁深知好铜壶需要具备的条件:“优质紫铜制成的铜壶用上几百年都没问题,紫铜的铜含量更高,更纯,更易于保养”。
来自古铜都云南东川的紫铜
想把铜片变圆壶,需5万次捶打方可成型,在力量与硬度之间,是数十年的磨砺。
手工打造一把铜壶,要经过剪裁、锻打、抛光、热灼色、封蜡等十多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微小而专注,否则难成大器。
敲出弧度,再细细找平,不断往复。
木炭香灰打磨,滑如婴儿肌肤。
涂釉料,1000度烧制,使自然氧化,产生不同颜色。
匠人的故事总是让人着迷,敲打间,是让人向往的一心做一事的生活,但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磨练却鲜少有人能懂。
太多古老手艺面临消失的命运,庆幸的是,铜艺没有失传。
朱府铜艺第五代传人朱军岷继承了家业,不是出于父辈的寄托,而是他自己的决心:“祖祖辈辈们精工细作的经验,才有了今天这一件艺术品。坚持下来绝非易事,我对这份工作感到自豪,未来,也还会继续传承下去”。
茶之绝配,抑菌养生,清甜如山泉
铜壶好看,泡茶更好喝。过去文人雅士,雅集茶席中,使用率最高的茶器便是铜壶。
铜具有天然抑菌性,其析出的铜元素可杀菌、软化水质,使茶水口感厚实、饱满、顺滑。
铜能预防癌症、改善贫血,泡茶、煮茶、烧水皆可。
口小肚大更有利于聚拢茶香,便于茶叶舒展浸泡,逼出并长久保持茶本味。
提梁做了如藤蔓般缠绕的处理,适手的壶,才更得心应手。
腹宽是历代茶壶最为经典的样式,鼓腹小壶,整体比例刚刚好,看着及使用都舒服。
柔润的表面没有油腻感,流露出铜质的厚重感,有着手工制品特有的沉稳,一看就是上得了席面的大气!
色如金,润如玉,声如钟,极具收藏价值的东方器质
茶器不仅承载着茶水,更是喝茶人生活的体现。
用平平静静做的茶器,平平静静地喝茶,也是一次修炼,修炼如何摒弃于己于世的燥。
绿铜壶,恰似一抹春天的诗意,叫人心情甚好。可赏,可用,更可养。
这份非遗茶礼,自用或送予爱茶或爱器之人,去享受纯粹的茶趣,是一辈子的事。
防伪鉴定:底款刻印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23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