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只谈工匠,不谈大师?

为什么我们只谈工匠,不谈大师?

前段时间,银壶客有幸参加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结识了许多云南手工民间手艺人,交流时真是如遇知己畅所欲言。

谈到工匠精神时一位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把记忆特别深刻的这段话给大家分享一下。

真正杀死工匠的是大师?

在中国现代,几乎所有的工匠尚未具备工匠精神和工匠手艺之前就想尽办法把自己推举为大师。如此一来,世间就少了一个合格的工匠,而多了一个勉为其难的大师。

蛹蜕为蛾应该是个自然的过程,你连个蛹都不是,愣说自己是蛾。

因此,中国没有工匠,只有大师。工匠不是被文化扼杀的,而是被大师扼杀的,难道不是吗?

中国不缺少工匠,缺的是对工匠的尊重和匠心本身。

说到工匠精神,脑海里可能会浮现这样一些的词语:耐心、缓慢、日复一日、少量、精细、追求极致。说起来应该是一个和时间赛跑,专注于手艺固执的手艺人。

然而,事实却是国人工匠精神的缺失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首先,现代的我们不愿意去传承工匠精神。有钱才是成功,我们的成功学比任何时候都更现实、更势利、更急功近利。

在这种环境下,潜心做手艺的人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传承就更显困难。

不可否认的是,匠人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也低,能够潜心专注的匠人少之又少,部分被外界的诱惑和生活所迫而放弃,这也导致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困境。

如之前所说,商业化的今天,更多人还只是匠人时就做了大师,又何谈匠心?

银壶客认为所有有灵魂的艺术品都不可能来自于冰冷的机器,更不可能来自于一颗功利的心。柔软的心有情怀,粗糙的手有温度。有感情的投入,才能有热情的回报,而这也是工匠的该有的灵魂。愿我们寻得更多匠心,披荆斩棘不浮不躁一路前行。

相关文章

  1. 绿茶适合哪种茶具 玻璃茶具为何好
  2. 碎银子为何泡不开
  3. 一年四季皆有茶,为何茶友们偏爱春茶,有何猫腻
  4. 为何要使用玻璃茶具 用玻璃茶具泡茶有什么好处
  5. 普洱茶为何越陈越香
  6. 为何喝茶的人都热衷于春茶,春茶到底有什么好
  7. 下雨天泡茶,它为何不香了
  8. 为何下雨天泡茶不好喝
  9. 普洱茶为何喝生不喝熟
  10. 为何朱泥成品率低?
  11. 玫瑰花茶为何苦
  12. 我们为何要早起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29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

上一篇2023-01-03 06:37
下一篇 2023-01-03 14: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