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茶、制茶,需要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陆羽时代,采制茶工具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完备。可以设想,在最远古时期,茶的制法和工具的应用必然是最为简单的。我们来看看几种最原始、最简单的制茶法:
1、新鲜芽叶采摘下来,直接和水和盐等,一起吃掉,这当是最原始的吃茶法。在云南少数民族,我们仍然还可以看到把茶叶当菜来吃的传统。

2、直接采摘茶树鲜叶(芽叶),煮后饮用。
3、将新鲜茶芽叶晒干后,存放。以待需用时泡饮或煮饮。类似中草药制法。这也是现代的白茶制法的雏形。
杨丰编着的《政和白茶》一书有这样的表述:“人类最早利用茶叶和利用其他植物的方式如出一辙,经历生食-煮食-晒干备食的发展过程。”(第15页)晒茶制茶法,从而往白茶工艺方向发展。这是茶发展的支流。

由煮到蒸制茶法,从而往蒸青绿茶方向发展,这是茶最主流的发展方向。
从蒸青散茶中,又发展出蒸青饼茶。饼茶,更加有利于存放和运输。唐代的蒸青饼茶制法,其实已经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制茶法,工序也较为复杂。

首先是采茶工具:籝,就是竹篮子。

其次是蒸茶的工具。灶、釜、甑、箅、叉(榖木枝)。

第三步,成型。成型的工具有6种。捣茶工具:杵、臼。拍茶工具:规、承、襜。列茶工具:芘莉。

第四步,干燥。干燥工具除芘莉外,还有5种。穿茶工具:棨(锥刀)。穿茶及解茶工具:朴(鞭)烘茶工具:焙、贯、棚(栈)。

第五步:计数和封藏工具:穿和育。
上述制茶工具,基本上沿用到了元代。从明代开始,炒青制法逐步取代了蒸青制法。但是在部分地区,蒸青制法依然得到保留,比如现在的恩施玉露。同时,蒸青制法从唐传入日本,在日本得到保留和发扬光大。
压制茶技术,在中国也得到持续的发展,并在今天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在今天的中国,压制茶在六大茶类都有运用,但主要是黑茶。

压制绿茶:生普类的普洱方茶、沱茶、饼茶
压制黑茶:康砖茶、青砖茶、黑砖茶、茯砖茶、熟普类的普洱饼茶等
压制白茶:从当代开始,得到大量运用
压制红茶:主要有湖北赤壁的米砖茶
压制乌龙茶:从当代开始,少量运用
压制黄茶:从当代开始,少量运用
随着“越陈越香”饮茶观念的流行,压制茶已经重新崛起,并有望再次征服人类的味蕾。而压制茶遥远的源头,我们仍然要追溯到《茶经》。
相关文章
- 茶具|中国茶具分类大全
- 中国四大茶道流派
- 中国茶类的六大品种
- 中国六大茶类之黄茶
- 中国六大茶类是什么
- 讲述中国茶文化精神内涵
- 中国四大红茶都包括哪些?
- 中国产茶区域分别是
- 中国四大菊花茶是哪些?都有什么功效?
- 中国香道文化图鉴:香道用料和必备用具
- 中国绿茶第一市场在哪里
- 手艺中国·银壶:千锤万打,一把壶一种人生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29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