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唐建安,是在永胜县凤鸣路一家临街小铺,门梁上挂着“唐记珐琅”的牌匾,他在铺子里“叮叮当当”的捣鼓着珐琅工艺品,我被他的朴实真诚所打动。
唐建安,1983年出生于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唐氏“银匠世家”。从他的老太祖唐佶伍算起,唐建安已经是珐琅银匠手艺第五代传承人,从小就受爷爷的熏陶,加上自己好学好动,年仅34岁的他已是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他对我们说:“这手艺是祖传的,云南只有2个人会做,全国也不超过5个。”
唐建安的爸爸都不知晓爷爷的这门手艺,虽说手艺人是不分亲疏的,但他要保护他的手艺,没有达到要求,绝不对外露一点手艺。唐建安从小耳濡目染,看着爷爷叮叮当当敲不停,摆弄各种花色的珐琅,心中非常欢喜。
有时候放学回家一丢下书包,便帮爷爷递这递那,或者坐在爷爷面前盯着爷爷錾花。
直到1998年,16岁的唐建安才正式拜在爷爷门下,开始学习制作珐琅银器。
但是爷爷对唐建安说:“我老了,手艺传给你,你得答应我几点要求:
第一,既然学了就要传下去,唐家珐琅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品性不好的不传。
第二,做珐琅时不能给别人看到,包括你爸爸、妈妈、叔叔、姐弟。
第三,耐下性子,用心学,别想着用这手艺挣大钱。”
唐建安一口应诺,并一直坚守着。
刚开始的时候,唐建安稚嫩的双手磨起了血泡,一不小心还会被烧红了的银条烫伤。拿起稍微重一点的铁锤打不上几下,便觉得手臂酸软没力气。
由于手法不熟练,錾花的铁錾子总是不听使唤,錾出来的花样成了七歪八扭的图案,银器成品成了废品,然后又只得重新打造。
面对精湛的技术要求和又苦又累的活计,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唐建安也曾有过退缩的念头。但是忆起做珐琅银器的初心,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研究出专属的掐丝珐琅工艺。
初期珐琅工艺大多以小件为主,唐建安不拘泥于小件,他想突破自己,尝试做大件珐琅工艺品,但是大件珐琅每大一分,制作工艺难度就增加数倍。但他从爷爷那里学会了掐丝镶花和镂空珐琅这一几乎失传的独特手艺。
经过几年的磨练与钻研,完全掌握了錾花与掐丝珐琅银器制作的各种工艺,他尤其注重对掐丝珐琅的创新研究。
2010年唐建安的第一套大件掐丝珐琅出炉,是一套传统酒具,八杯一壶一盘。
2012年8月23日至27日,唐建安带着他潜心制作出来的两套掐丝珐琅酒具,一套掐丝珐琅茶具,参加了云南省第六届昆明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
其中,饰名为“花开富贵”纯银掐丝珐琅茶具一套和饰名为“龙年大吉”纯银掐丝珐琅酒具一套,分别荣获“美工杯”精品评选优秀奖和银奖。
在组委会工作人员的极力推荐下,唐建安不仅有幸加入了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协会,而且还成为该协会的一名常务理事。还被评为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
同他所说:“艺术就是要追求精品,求精不图多,一年出两物”。敲打出了美丽的艺术人生,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
我们有幸邀得唐建安大师成为银壶客旗舰店的签约大师,也有幸获得大师关于珐琅银器的的指点。
唐老师一直如他所说:求精不图多。每出一件作品皆为精品!
相关文章
- 怎样自己辩别老银器?这个老银器值多少钱?
- 3分钟教你7种辩别银器真假的方法
- 唐代宫廷煮茶喝酒用哪些银器?
- 云南银器装饰题材大全
- 原来银器还有这个用途!
- 珐琅银器金属工艺大师唐建安
- 银器制作中,锤子还可以这样用?
- 银器祛湿是真的吗?如果是,有什么科学的依据?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30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