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曾经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随便喝喝。
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其实懂不懂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那么重要,喝茶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可高雅,可低俗,可雅俗共赏,这都没有错,生活的那些事又哪有什么绝对的错与对呢?
喝茶本就是一种享受,在心情烦躁时,在身心疲乏之时泡一杯茶,慢慢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着曼妙的身姿,如仙女般轻摇,茶汤渐渐染透茶杯里的水。
一壶茶、一本书、一缕阳光、一丝清风,随性且自由,简朴且精致。以平常之心,喝盏中清茶,得惬意时光。

茶,不是功课,不是束缚,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资格爱茶。喝茶是享受,本着享受和放松的心态去喝茶,静品清茗。
体会茶水在口中的转化,把所有的心事,愉悦,委屈,思念全都稳妥地安放。情在心里,无言也温暖。
你或许认为,那些每天和茶打交道的人,或者那些一开口就很专业的人,肯定很懂茶。可真正追问起来,他们大多都会说自己——“所知有限”这不是谦虚。
茶文化博大精深,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的特性,宛如芸芸众生,有谁敢说:能看懂每一个人?

懂茶?不懂茶?有那么重要么?
其实懂不懂茶,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喝茶。
中国有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写道,“茶为万病之药”,神农以茶解毒,茶又能治愈众多病症,可见茶的药用价值非同一般。
唐代诗人顾况早在《茶赋》中写道,“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

让饭菜更有滋味,解肉食的膻腥油腻,解炎夏身体的燥热,解通宵达旦的困倦,说的正是茶的众多益处。
林清玄也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难怪他人说,喝茶的人心境都会开阔一些,与诗情画意的之物所带来的境界并无二意,境界高的人当然是可以泡出天人合一的滋味。

苏东坡就曾经总结出人生赏心十六事: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光半柱茗香。
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可见喝茶烹茶之乐,是一种纯粹的身心享受。都说,茶可清心,那么喝茶时,把身份放一边,把虚荣放一边,把贪欲放一边。
静默煮茶,看春花秋月和冬雪夏风,就让一切随风。不浮动,不慌张,闲淡岁月里,沏一壶故事与佳话,听一曲山高与水长,看茶叶翻转,由浓转薄,如午夜淡淡。
喝茶,真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
- 什么时间点喝茶最佳
- 睡前喝茶会影响睡眠质量吗
- 看宋徽宗“代言”的建盏,怎样挑逗昆明藏家宋徽宗用什么茶具喝茶?
- 会喝茶的人有较高的修养:茶与个人的修养
- 喝茶的讲究和误区
- 秋季喝茶的好处有哪些
- 为何要喝茶?喝茶与不喝茶的人,差别竟然这么大
- 喝茶需要多少茶具?
- 男人喝茶有什么好处
- 喝茶的步骤
- 为何喝茶越来越渴?
- 减肥晚上可以喝茶吗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3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