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佛教教义及僧侣生活的需要,就与茶结下深缘。
苏东坡曾作诗曰:“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就说明了茶中有禅,禅茶一味的奥妙。而僧人在坐禅时,茶叶还是最佳饮料,具有清火、提神、明目、解渴、消疲解乏之效。
因此,饮茶是僧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茶文化中,佛的融入是独具特色的亮点。

佛教徒饮茶史最迟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分寒暑,昼夜不眠,每天只“服镇守药数丸”“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
茶在寺院的普及则是在唐代禅宗兴起后,并随着僧人的饮茶而推广到北方饮茶习俗。
经过五代的发展,至宋代禅僧饮茶已十分普遍。

据史书记载,南方凡有种植茶树的条件,寺院僧人都开辟为茶园,僧人已经到了一日几遍茶,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
普陀山僧侣早在五代时期就开始种植茶树。
一千多年来,普陀山温湿、阴潮,长年云雾缭绕的自然条件为普陀山的僧侣植茶、制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普陀山僧人烹茶成风,茶艺甚高,形成了誉满中华的“普陀佛茶”。

茶与佛在长期的融合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因为寺院中以煮茶、品茶闻名者代不乏人,如唐代的诗僧皎然,不但善烹茶、与茶圣陆羽是至交,而且留下许多著名的茶诗。
相关文章
- 茶道六君子分别叫什么名字?茶道六君子怎么用?
- 茶道茶具的知识之四种茶具形态介绍
- 石门古茶道茶香飘万里
- 茶道礼仪,你必须了解的泡茶礼仪
- 韩国茶道茶文化的魅力
- 中国茶道知多少
- 女人学习茶道礼仪的好处
- 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道
- 到底什么是“茶道” 中日“茶道”又有什么异同
- 泡茶之道:茶道中的几种出汤方式
- 茶道六君子使用图解
- 中国茶道,你不得不知的四大人生哲理!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4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