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种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
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一、绿茶
不发酵, 讲究新鲜
关键工艺:杀青

通过高温杀死鲜叶的活性酶,阻止鲜叶的进一步氧化,从而达到“鲜绿”的效果。
对于“杀青”这道工序来说,最难的便是如何平衡“鲜绿”和“除青气”之间的关系。“杀过了”会影响成品的颜色;而杀青程度不够,茶叶青气过重则会影响茶汤的口感。
二、白茶
微发酵, 简约纯朴
关键工艺:萎凋

使鲜叶的青草气消退而产生清香,成茶的滋味醇鲜而不苦涩。
很多人认为白茶很简单,只需要晒一晒就好了,但其实萎凋的时间、萎凋的程度都是有讲究的,要控制铺晒的厚度,何时“摊出”和“收起”等等。
三、黄茶
轻发酵 ,“黄汤黄叶
关键工艺:闷黄

用相对来说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来消除青气,使鲜叶由绿变黄,黄茶也形成了协调醇和的风味特点。
很多人会因为黄茶“黄叶黄汤”的特点误以为是放坏的绿茶,事实上,其“黄”的程度是否合理,正是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的关键因素。
四、青茶
半发酵, 香高味醇
关键工艺:做青

茶叶相互之间摩擦碰撞,在叶缘会形成一些小“伤口”,通过这些小“伤口”,促使多酚类化合物的反应,促进芳香化合物形成。
这个步骤是奠定青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青茶“绿叶镶红边”的品质特征也是在这个步骤中形成的。
五、红茶
全发酵 ,红汤红叶
关键工艺:发酵

通过这道工序,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得青气退去,逐渐转化为甜蜜的果香。
发酵在整个制茶工艺中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而红茶作为全发酵茶,发酵便是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六、黑茶
后发酵, 陈香韵
关键工艺:渥堆

是晒青毛茶经过摊放、洒水、均匀翻堆,使之自然发酵的过程。
和闷黄一样,渥堆的过程中也应用了很多的湿热作用,只是渥堆发生的更为复杂和剧烈;此外,也有一些微生物参与了这个反应。
中国六大茶类都有自己的核心工艺,而掌握核心工艺的制茶师,是成就这款茶独特味道的茶人匠心。
相关文章
- 中国的六大茶类是怎样区分的
- 六大茶类的发酵程度是多少
- 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
- 茶叶也有收藏价值,细说六大茶类中哪些茶适合收藏
- 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
- 一文读懂六大茶类,茶叶原来是这样分类的
- 六大茶类基本知识
- 六大茶类的核心工艺,只要记住这几个字
- 六大茶类有哪些代表性名茶
- 中国六大茶类及主要制作工艺
- 六大茶类特有工序的是
- 冲泡茶叶时到底放多少量合适,六大茶类的投茶量标准比例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4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