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形:形似松针,又直又圆,芽叶抱的紧紧的,如安化松针。
扁平形:扁平尖削,光润挺直,比如西湖龙井、老竹大方。
圆形:茶叶圆球颗粒状,紧结壮实,如涌溪火青、羊岩勾青。
卷曲形:条索卷起,紧致,茶上多毫,如碧螺春、蒙顶甘露、都均毛尖。
兰花形:如兰花的形态,自然舒展,芽叶完整,如太平猴魁。
绿茶干茶的几种形态
1、扁平形
(西湖龙井~昵茶网)
代表性的有西湖龙井、老竹大方、竹叶青等。
2、针形
(1)全芽型针形茶,这类茶条索理直就是直芽,比如开化龙顶、千岛银针、太湖翠竹、蒙顶石花、雪水云绿等。
(2)芽叶型松针形茶,是用一芽一、二叶做成的,比如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等。
3、卷曲形
代表性的为洞庭碧螺春、都匀毛尖、余杭径山茶、高桥银峰等。
4、圆形
如安徽涌溪火青、浮山绿珠、平水珠茶、羊岩勾青等是比较明显的圆形茶。
5、朵形
(1)雀舌形,以黄山毛峰为代表;
(2)兰花形,以紫笋和舒城兰花为代表;
(3)凤尾形,以安吉白茶为代表。
6、束朵形茶
工艺造型花茶
黄山绿牡丹、龙须茶、霍山菊花茶、婺源墨菊茶等。
绿茶的不同工艺与形态的关系
1. 长炒青
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长炒青产品的等级划分出现过多次变化和调整,目前一般分为六级十二等。品质一般要求外形条索细嫩紧结带锋苗,色泽绿润,汤色绿明,香高持久,滋味浓爽,叶底嫩匀绿亮。
由于品种和制作技术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长炒青茶品质上有一定区别,上个世纪我国曾根据江南一些传统的、有一定知名度的炒青茶品质特点,按主要产地划分,确定了屯(溪)、婺(源)、遂(昌)、舒(城)、杭(州)、温(州)和平(水)七套炒青茶的品质水平,其中前六套均为长炒青茶(资料来自GH 016-1984,目前已废止)。
2. 圆炒青
用于制作珠茶的圆炒青以前仅有浙江生产,历史上因绍兴的平水镇是最大的精制和贸易集散地而有“平炒青”之称。
平炒青的品质特征是外形颗粒圆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纯正,滋味浓厚,耐泡,叶底完整黄绿明亮。平炒青也分六级十二等。圆炒青目前在国内其它地方也有生产了。
3. 扁炒青
扁炒青可称为目前国内消费的知名度影响最大的炒青茶类。历史上扁炒青产于安徽、浙江两省,目前国内大部分产茶区均有生产。其特点是外形扁平挺直,匀齐光洁。
色泽嫩绿或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醇爽,叶底嫩匀成朵。扁炒青以杭州西湖区产品最为知名,史称“西湖龙井”。浙江省已申报确定了龙井茶产地保护措施,依产地定名为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
安徽的大方茶生产历史悠久,以歙县老竹最著名,多作为窨花的茶坯,其特点是扁直,棱角明显,色泽褐绿有光泽,显栗香,滋味浓爽,叶底厚软黄绿。
4. 烘青
普通烘青茶香气一般不如同样嫩度的炒青高,因此适合与许多香花植物的香气配合,形成协调的香型。故大部分烘青经精制后作为窨制花茶的茶坯。
烘青毛茶的品质特征一般表现为外形条索尚紧结、完整,显露锋毫,色泽深绿油润,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叶底匀整绿亮。
烘青茶坯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细直,显锋苗,平伏匀整,深绿油润,香气清纯,汤色和叶底较毛茶更黄,内质风味醇和。
因为炒青茶在干燥工序中,被加热的同时,要经历长时间的相互挤压、摩擦,其外形会较烘青茶更紧和整齐,但色泽自然会受影响,也容易产生碎末茶。
而烘青茶在干燥工序中未经长时的摩擦,色泽会更绿,但外形会匀整性会显得相对松散,不如炒青。因此,在一些茶叶特别是高档茶的加工中,人们会把这两种加工制法结合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半烘半炒茶,力求在保持外形均匀的同时,也能保持完整性和较好的色泽。
5. 晒青
晒青茶以云南所产品质特色最为突出,称之滇青。其外形条索粗壮,带白毫,色泽深绿,香呈日晒风味,汤色黄绿,滋味浓而富有收敛性,叶底肥厚。
晒青不经堆积工序而压制加工的产品有沱茶和饼茶,而堆积后的再加工产品属于黑茶。
6. 蒸青
国内所产普通蒸青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细紧,挺直呈棍棒形,色泽深绿或鲜绿油润,富有光泽,汤色澄清,清香纯正,带海藻气,滋味醇和略涩,叶底显青绿。
简单来说
长形炒青,也就是常说的眉茶。主要有安徽屯溪、休宁的屯绿炒青;江西的婺绿炒青等;
圆形炒青,也就是珠茶。外形浑圆紧结、香高味浓;
扁形炒青,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浙江龙井,以及安徽的大方茶。
卷曲形炒青,比如江苏洞庭碧螺春。
相关文章
- 日本绿茶有哪些品种
- 红茶和绿茶的区分
- 喝了红茶还能喝绿茶吗
- 崂山绿茶冲几泡
- 云南省绿茶产地都是哪里
- 发酵茶是红茶还是绿茶
- 日照绿茶新茶上市时间
- 决明子和绿茶可以一起泡着喝吗
- 绿茶杀青过程主要原理
- 一款以花为名的绿茶,江山绿牡丹
- 安徽绿茶,六安瓜片的历史来源
- 绿茶保存和储藏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8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