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七令·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diào]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诗从自然可见的茶叶外形描写起,直白言物,生发到茶道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态。最后一句点出了茶的最高理想境界,“洗尽”二字最能体现,茶能抹掉过去的不称心事,又使人在忘却中不疲倦。

七碗茶歌(节选)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七碗茶歌》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第三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一杯清茶,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

山泉煎茶有怀(唐·白居易)
坐酌泠[líng,清凉]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诗人似乎处在一种无所事事之状态,惟有以煎水煮茶为乐,还要把这种特殊饮茶享受传递给爱茶友人。

尝茶(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zuǐ,同“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芳丛”二字言鹰嘴芽为上乘之品,老友将新摘鹰嘴芽封存并远寄谪居湘江的诗人,可见此茶之于诗人的珍贵。诗表面写茶,实则是将采茶、寄茶、饮茶三个情景连接在一起,从生活细节来道出潦倒穷困时友情的弥足珍贵。

汲江煎茶(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sháo,同“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诗的描写细腻生动,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该诗表现了诗人通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品令·茶词(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这首词的佳处,就是把人们当时日常生活中“心里虽有,而言下所无”的感受情趣,表达得十分新鲜具体,巧妙贴切,耐人品味。“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是这首词的出奇制胜之妙笔,尤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
- 水金龟岩茶的介绍
- 唐代煮茶的步骤图解
- 台湾冻顶乌龙茶的优劣怎么辨别
- 一文读懂黄茶 解析黄茶的特点与种类
- 古代北方人是怎样喝茶的?从一方茶缶看南北朝的茶生活
- 六堡茶属于什么茶,广西梧州六堡茶的特点是什么
- 泡普洱茶的六种茶具介绍
- 绿茶的冲泡方法和步骤
- 白茶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 醒茶的作用
- 祁门红茶的口感怎么样,香气怎样?
- 黄茶是什么茶 黄茶的特点介绍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4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