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属于绿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高级的碧螺春,茶芽非常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
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又因为此茶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主要工序为采摘、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几大步奏。
第一.采摘
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
第二.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第三.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
揉捻时应以适宜的力度握茶叶,太松不利于条索的形成,太紧则会使茶叶溢出,使茶叶色泽发黑,条索碎裂,甚至产生烟焦味。这一过程耗时10分钟左右,揉捻后的茶叶达六七成干。

第四.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第五.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
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
.
下图是制成干茶后,碧螺春的等级划分参考标准。

相关文章
- 碧螺春什么季节喝最佳
- 碧螺春茶的特点是什么
- 碧螺春怎么样
- 碧螺春是绿茶吗
- 碧螺春需要洗茶吗
- 碧螺春茶和毛尖茶有什么不同
- 碧螺春和龙井哪个适合女士喝
- 为何碧螺春泡出来浑
- 碧螺春叶底有什么特点
- 碧螺春的茶叶特点
- 怀孕能喝碧螺春么
- 碧螺春茶叶储存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83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