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苏轼 游径山 茶诗佳茗
《游径山》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窗暖足来朴渥,夜钵兄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 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谷,朝钟暮鼓惊龙眠。 晴空偶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 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 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 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 ...
云南主要茶山攸乐茶区茶山
攸乐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古六大茶山茶区,唯一不在勐腊县的正山。 古名攸乐,今称基诺山,攸乐即基诺的音译。东西长75千米,南北宽50千米,其面积是古六大茶山中比较广的,这里的古茶园面积达到了一万亩左右。海拔在575米至1691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8℃~20℃。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左右。隔罗索江上游之小黑江与革登茶山相望,今龙帕村、司土老寨遗存的古茶园(树)仍有2000余亩,茶树基径大多在80厘米以上。自古以来,攸乐茶山民间加工少量的竹筒茶,茶叶大多被易武、倚邦等外地茶商以散茶收购。目前因为交通方便,攸乐茶区的茶品多由专人定点收购。 大叶栽...
茶诗茶文《茶赋》
《茶赋》 作者:苍山牧云 序 ? 人间有仙品,茶为草木珍。蛮名噪海外,美誉入杯樽。茶之荣也!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花茶和肠胃,清茶滤心尘。茶之德也!乌龙大红袍,黄山素毛峰;南生铁观音,北长齐山云;东有龙井绿,西多黄壤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评。牛饮可散燥,慢品能娱情。茶之趣也! ? 春茶肥,秋茶瘦,夏茶薄,冬茶透。凡有好茶,无不趁天时地利之便,得人勤种良之先。毛峰刚烈,雀舌披银装;龙井清高,泽色逐浅黄。铁观音,素闻名;质如铁,芙蓉沙绿一冠绝。碧螺春,毛全身;铜丝条,一嫩三鲜古难调。汤鲜色浓,以茶洗眼可以明目;味高甘醇。以茶入枕可以安神。得茶疗之效!感香馥...
茶马古道弥渡白崖市忆旧
茶马古道弥渡白崖市忆旧 作者:王亚林 白崖(今弥渡红岩)从唐宋到元代,为滇西枢纽、苍洱门户。进入明代,随着中央政府对边疆统治经营管理的深入,交通驿站向边陲不断延伸,在此地设白崖堡,成为迤西定西岭驿和云南驿之间的官道节点,也成为南向进入景东的茶马古道——开南驿道的起点。 如此重要的咽喉要冲,自然受到重视。明洪武年间于此筑城设堡,白崖堡是军堡,属洱海卫管辖,置堡夫84名屯田戍守。明代云南,配合卫所制度,在道路要冲设堡与关哨,后来逐渐成为居民点。堡的级别相当于百户所,正德《云南志》载:“云南有驿无递,故以堡代之,有驿必有堡,堡主递送,领以百户,世职...
英国人喝茶文化及习惯介绍
英国人喜欢喝红茶,这在世界上都是常识了。安妮女王爱好饮茶,并深深地影响了英国人早餐喝茶的习惯。在女爵安娜玛丽亚的带动下,英国人又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英国人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都可能坐下来喝茶。晨起之时,英国人要喝“early morning tea”,即早茶,主要以红茶为饮料。 在上午11点,英国人要喝“elevens”,称之为便餐。午餐之后,一杯奶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下午3—4点之间,要喝“hightea”,即下午茶,英国人把下午茶视为工作过程中的精神调剂,喝茶的时候还要配上小圆饼和蛋糕、三明治等点心。 晚上的正餐更是少不了茶。英国红茶使用独特而精美...
张籍《送晊师》茶吟诗作赋详解鉴赏
送晊师 张籍 九星坛下煎茶别,五老峰头觅寺居。 作得新诗旋相寄,人来请莫达空书。 【详解】 中国早期种植茶叶,多集中在佛教盛行的寺庙附近。由于寺庙一般坐落在名山之中,其自然条件适合茶叶生长;辅之以大量僧侣被院主驱使为劳力,参加开发山区的劳动,因而在寺庙附近,种茶业首先兴旺起来。而我国的寺僧,有不少文化品位颇高,而又注重研究茶学,他们和社会上的文人墨客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品茗论文,吟诗作赋。此诗就是反映他们亲密交往的一个例子。 ...
饮茶之风曾盛于唐代 说茶记茶之作不断出现
我国是种茶史、饮茶史悠长的大国,汉代已留下确凿的文字资料,其后饮茶之风盛于唐代,陆羽《茶经》的享誉不是偶然的。唐宋时期说茶记茶之作不断出现,此前此后的茶事掌故更无论矣。 我国又有最早的酿酒、饮酒的历史,远远早于品茗。 茶酒之事,两者的利弊得失可谓众所周知,却又未必都能循此而趋避之。三国时期吴国暴君孙皓嗜酒,而且又以己之所欲强施于人,“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载见《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古人注酒以斗、升为容器计量单位,一升略似于一壶,“七升为限”不是上限,而是下限,即至少饮七升,饮不下...
绿雪芽传说故事
绿雪芽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白茶的始祖,关于它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尧帝时,太姥山下一农家女子,因避战乱,逃至山中,以种蓝为业,乐善好施,人称蓝姑。那年太姥山周围麻疹流行,乡亲们成群结队上山采草药为孩子治病,但都徒劳无功,罪恶的病魔夺去了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生命,山村里处处闻凄哭,山坡上日日添新坟,蓝姑那颗善良的心在流血。 一天夜里,蓝姑在睡梦中,见到南极仙翁。仙翁发话:“蓝姑,在你栖身的鸿雪洞顶,有一株树,名叫茶,它的叶子晒干后泡开水,是治疗麻疹的良药,你赶快去采给乡亲们吧!”蓝姑一觉醒来,一骨碌起床,趁月色攀上鸿雪洞顶。顶上岩石垒垒,杂草...
煎茶法的九个步骤
煎茶法主要是指陆羽在其编写的《茶经》中所记载的一种饮茶方法。煎茶法通常用饼茶,主要程序有备茶、备水、生火煮水、调盐、投茶、育华、分茶、饮茶、洁器等九个步骤。煎茶法一出现就受到士大夫阶层、文人雅士和品茗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到了唐朝中后期,逐渐成熟并且流行起来。 由于茶圣陆羽正是煎茶法的创始人,因此煎饮法又被称为“陆氏煎茶法”。煎茶之道可以说是中国茶道形式的雏形,兴盛于唐朝、五代和两宋,历时约500年。 ...
莫干黄芽茶叶文化起源介绍
莫干山为天目山余脉,位于浙江德清县境内,传说因春秋末年干将、莫邪铸剑此山而得名。莫干山以“竹、云、泉”和“清、静、绿、凉”蜚声海内外,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素有“清凉世界”和“江南第一山”的美誉。 莫干山远在晋代就有僧侣结庵种茶,唐陆羽《茶经》、明雪峤大师《双髻山居》、清唐靖《前溪逸志》、吴康侯《莫干山记》和诗僧秋谭都曾记述莫干茶事。清《武康县志》有“茶产塔山者尤佳,寺僧种植其上,茶吸云雾,其芳烈十倍”的记载。清末,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的冯熙赞曰:“品茶夙嗜狮峰产,日饮惘何六十年。闻道莫干有佳茗,愿从陆羽补丛编。” ...
郭沫若爱茶与文艺作品介绍
郭沫若十分精通茶事。写了很多诗词文艺作品,其中最精彩独到﹑最脍炙人口的,当属写于1942的剧作《孔雀胆》。剧中把中国传统的品饮武夷山功夫茶艺搬上舞台。由剧中人王妃与宫女当场把功夫茶的茶艺,展现在观众面前。剧作者对茶艺、茶具十分熟悉,并能深入了解到如此程度,实在令人叹服。 《孔雀胆》写的是元朝末年云南梁王之女阿盖公主与云南大理主管段功相爱的悲剧。在第二幕梁王宫苑,王妃准备给国王喝武夷茶时的一段戏: 王妃问宫女甲:“茶叶你们是拿的哪一种来的?”“我们拿来的是福建产的武夷茶呢?”王妃:“国王顶喜欢喝这种茶,尤其是喝了一两杯酒之后,他...
乾隆皇帝茶诗《观采茶作歌》欣赏
乾隆皇帝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皇帝位,改号乾隆。) 传说乾隆下江南,自然是奔着苏杭去的,到了杭州,自然要游西湖。既游西湖,品龙井茶那是免不了的事儿。公元1751年,即乾隆十六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去天竺观看了茶叶的采制,作了《观采茶作歌》诗原诗如下: 观采茶作歌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 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防微犹恐开奇巧,采茶朅览民...
茶文化定义和内涵
茶文化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精神财富。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
英国的下午茶久负盛名更是一种社交行为
茶,作为一种世界性饮品,自古以来就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喜爱。纵观历史,茶更是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从古老的东方,由东向西,亚洲文化传递到西方世界,让西方人通过饮食了解到神秘的东方文明。 早在十六世纪,西方人就通过传教士的描述得知了茶的存在。但真正尝到茶,却是在十七世纪初,荷兰商人将茶作为稀有礼物贡献给英国的上流社会,很快,随着饮茶风在英国宫廷迅速盛行,英国的各个社交场所开始看到茶的身影,并逐渐取代酒和咖啡,成为人们热爱的杯中物。随着时间推移,茶在英国受欢迎的程度有增无减。到十八世纪,饮茶已变成英国国民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
武媚娘那个朝代怎样喝茶?
武媚娘那个朝代怎样喝茶?煎茶、庵茶、煮茶 最近非常热门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到处都有喝茶的画面,唐代时,就有像现在人这样的功夫泡法吗? 专家称,电视剧毕竟是戏剧,里面描绘的唐代人喝茶的细节还是与现实有差别的。有人说功夫茶泡法就起源于唐代,也有学者考究,应是起源于宋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早在唐代,饮茶之风就相当盛行。唐人饮茶讲究鉴茗、品水、观火、辨器。在饮茶方式上,唐代有煎茶、庵茶、煮茶等方式。 以唐代为临界点,唐之前的人们饮茶为粗放式豪饮,或为解渴,饮则升斗,或看重的是茶的药用功能。饮时还要添加许多佐料,如葱、姜、枣、橘皮、茱...
黄山毛峰“白莲去雾”奇景传说
黄山毛峰传说 在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黔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着书童到黄山春游迷了路,幸遇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于是借宿在老和尚所居住的寺院中。 长老泡茶敬客,知县在一旁细看,只见这茶叶色微黄,形拟 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去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满室清香。 知县大为惊叹,询问长老,方知此茶名叫茶山毛峰。 临别时,长老赠送知县一包黄山毛峰和一葫芦黄山泉水,并嘱咐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 熊知县回到县衙,正遇同...
茶艺学习鉴赏及品茗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学习之茶文化表演如何入门首先是要多了解不同的茶道的程序,只有明白多了,才能提高自己的茶艺表演内容。 1、鉴赏佳茗:茶艺小姐用茶则从茶盒中取出毛尖置于赏茶盘中,因茶叶的直观性较强,现在由茶艺小姐以示各位来宾鉴赏干茶。 2、备器:我们的茶艺小姐已经在清洗玉手,为泡茶做好准备。将倒置的玻璃杯,转动手腕,使杯口朝上,用玻璃杯泡茶欣赏名茶,具有独到之处,其名茶的茶汤姿色历历在目,可...
茶名探源茶与“TEA”
在古代汉语中,用来表示茶的文字有很多个。陆羽在《茶经 一之源》中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但“茶”才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做“荼”。“荼”是一个多义字,其中有一项就是表示茶叶。 “茶”字是由“荼”字直接演变而来的,在汉代的印章中,有的“荼”字已被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了。一直到了陆羽著《茶经》之后,“茶”的字形才进一步得到确立,一直沿用至今。 雅致别称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在语言和文字上异彩纷呈,对同一物品往往会有多种称呼,而同一称呼又有很多种写法。在古代史...
钱选《卢仝煮茶图》茶画欣赏
《卢仝煮茶图》(元·钱选) 在流传至今的以卢仝为主角的茶画中,最著名的当数元代钱选的《卢仝煮茶图》。 钱选字舜举,生于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卒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是“吴兴八俊”之一。钱舜举在宋亡之后隐居不仕,终生与诗画为伍。 在这一点上,他与四百多年前的卢仝可谓隔代相知,气味相投。因此,他画的卢仝自然是一派崖穴高士的形貌。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卢仝是与陆羽齐名的人物,所谓陆羽著经,卢仝作歌,一向被称为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两件大事,在茶肆绘画中,卢仝可以说是不亚于陆羽的一大热门话题。这些茶画共同的特点都表现的是卢仝在山坡上、峭石旁煎茶的...
贡茶变茗品传说
贡茶变茗品 传说,乾隆年间普洱地区的濮家茶庄将没有完全晒干的毛茶压饼,装驮进贡。茶庄主人到了京城才发现,原本绿色的茶饼变成了褐色,他惊恐万分,但在无意间发现变了色的茶味道又香又甜,汤色也红浓明亮。当贡给皇上时,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并赐名普洱茶。
鸦片战争后川与藏的茶马古道历吏介绍
鸦片战争之后的茶马古道 鸦片战争以后,英帝国主义为了侵略西藏,就力图使印茶取代华茶在西藏行销。他们认为一旦印茶能取代川省边茶的地位,英国即可垄断西藏之政治与经济。为此,英帝国主义甚至用武力入侵拉萨,强迫印茶输藏。从此,川茶又成为反对英国侵略西藏的武器。反对印茶销藏,保护川茶销藏,成了反对英国侵略西藏的重要内容。当时西藏人民为了国家利益,宁愿以高出印茶十来倍的价格购买川茶,而拒食印茶。 西藏地方政府面临印茶销藏带来的政治经济危机,更是竭力主张禁止印茶入藏。十三世达赖喇嘛还亲自出面向清廷呼吁,要求清朝政府配合行动,制止印度茶...
家庭茶室位置的选择茶室的布置
私家茶室的布置要因地制宜,面积可大可小,从功能上说有五种选择方式: 1.纯粹茶室:如果居室条件允许,专门备一间房来做封闭式茶室自然是首选。 2.客厅兼茶室:如果客厅面积较大,而建家庭茶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会客聊天,那么将客厅一角作为半封闭式茶室,不失为一个简单省事的方法。 3.书房兼茶室:如果你建家庭茶室主要是为了个人品茗爱好和求得一方宁静、放松的空间,把书房与茶室结合是个好选择。茶香书香相得益彰,更添几分高雅。 4.餐厅兼茶室:如果你建家庭茶室旨在营造一份茶余饭后家人团聚、闲谈的其乐融融的氛围,那就再也没有把茶室建在餐厅更为方便实用...
宁夏回族民间茶俗独特的茶事礼俗文化
宁夏回族民间茶俗甚多,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庆品茶等茶俗,而且还从选茶、赠茶、用茶、点茶、配茶、煎茶、冲茶、递茶、加水、品饮、宴请等诸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茶事礼俗。 宁夏回族民间有谚语云:“不管有钱没钱,先刮三响盖碗。”每个回族家庭至少有两套盖碗盅子,有的多达十几套。他们喜用盖碗子饮茶,不用缸子和杯子。饮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族茶谚云:“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那些上了年纪的回族老人每天清早礼完...
学习茶艺的具体内容介绍
茶艺包括以下内容: (1)茶叶基础知识。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茶叶的基本知识,掌握茶叶的分类、常见茶的制作工艺、品质特点以及茶叶品质鉴别、保管等内容。 (2)茶艺技巧。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 (3)茶艺的礼仪。这是指服务过程中体现的应有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礼节、仪容体态、接待等方面。 (4)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作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
茶与民生提倡茶为国饮
近几年国花、国鸟评比的提议时有所闻,前不久还有部门要评国石的,但是国饮的评比,却没见发端。我想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茶作为中国的代表饮料,太理所当然了,以至于无需评比。 如果从茶“发乎神农氏”算起,那5000多年来,茶已深深地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过去,淡饭粗茶就是一种民生底线,茶是真正成了中国人生养作息不能缺少的一种东西。几千年的饮茶史,造就了茶在中国民生中的特殊地位。 作为“茶之母国”,茶的生产在过去农耕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茶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机遇。作为世界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