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云南离婚茶,最佳的离婚方式

    尽管有句老话叫做“一日夫妻百日恩”,却也离得两败俱伤。在滇西(云南西部)的一些地区有一个习俗,就是离婚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喝茶仪式。 “离婚茶”也叫“好聚好散茶”,意在让离婚的男女双方从三杯不同的茶中品味婚姻。 滇西一个叫诗礼的“穷乡僻壤”,这里生活着祖祖辈辈与泥土打交道的人们。他们在红土地上生生不息,结婚,生儿育女,过着吃苦荞糍粑和面糊的清贫日子。 苦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常常面临着离婚的危机。可是,面对离婚,滇西人没有城里人小气,他们虽没有多少文化,可是一旦爱情之舟搁浅在现实的沙滩上,他们既不会大吵大闹,也不会痛不欲生,更不会...

    2017-11-04 23:24:23
    683
  • 插花图片鉴赏,简单又漂亮的插画艺术

    插花图片鉴赏,简单又漂亮的插画艺术,一个简单的花器,加上一束下班后买来的鲜花,或拾得的一根树下的枯枝摆放在家中一隅。 偶尔的不经意一瞥,内心也能获得一份美好的安宁与柔情。

    2017-11-04 19:31:03
    618
  • 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

    2017-11-04 15:37:43
    709
  • 忘记、健忘也是一种幸福

    庄子曰:“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意思是,忘记脚的存在,穿什么样的鞋子都合适;忘记腰的存在,系什么样的带子都合适;忘记是非之争,无论什么事情,都会心情舒畅。 太阳有起有落,生活有苦有甜。 善忘,也可以是一种福气。 1、忘 年 人这一生,没有最好的年龄,只有最好的心态。 随着岁月的流逝,增长的不只是皱纹,还有宽阔的胸怀。 在变老的路上,有人活得老气横秋,有人却老得精彩,老得自在。 这是因为,真正的优雅,是内心的从容。 季羡林先生曾说:“我虽年届耄耋,内部零件也并不都非常健全,但是我处之泰然。” 陶渊明有两句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

    2017-11-04 11:44:23
    631
  • 不争辩,是一个人刻在骨子里的修养

    卡耐基曾说:“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辩。 因为争论里并没有真正的赢家,在浪费时间、消耗感情的同时,只会让彼此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 可是,人与生俱来的求胜心,却让我们总是不由得陷入争辩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最后才知道,不争辩,是一个人深到骨子里的修养。 1、不与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一日,孔子的学生正在门前扫落叶,突然来了一个人,问他说:“你是不是孔子的弟子?”孔子的学生点头称是。 那人又说:“既然你是孔子的学生,应该也很博学。我且问你一个问题,一年有几个季节。” 孔子的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四季。” 那...

    2017-11-04 07:51:03
    896
  • 五分钟带你进入汉服坑,汉服入门级科普

    这是一篇对萌新非常友好的汉服入门级科普文。 汉族与汉服 汉族:全世界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绚灿的民族。上溯炎黄二帝,族称华夏,五千年文明由此展开,历至汉朝,因其强盛一时,异族始称中原华夏人为汉人,从此“汉”成为这个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名号。同时,这个民族的传统服装被广泛称为——“汉服”。 汉服:如同汉人不单指汉朝人,汉服也不单指汉朝服装,而是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始至明代,在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环境中,按照汉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审美理想,结合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自前而后自然形成的具有历史传承及鲜明民族特征的服装。 汉服形制 ...

    2017-11-04 03:57:43
    709
  • 唯有心静,方能从容

    每个人的心灵,都需要一方净土,面对外界的浮躁与喧嚣,我们的内心时常会疲惫、会厌倦。 此时此刻,最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空间,思自己所想思,做自己所想做,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 一个安静的人,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 马德说:“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靡,繁华,他们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淡泊,所以安静,他们无意去抵制尘世的枯燥与贫乏,只是想静享内心中的蓬勃与丰富。” 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淡泊宁静,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一个安静的人,知道如何心平气和的与自己...

    2017-11-04 00:04:23
    724
  • 七子饼茶的历史意义与由来介绍

    七在中国是个很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的象征,七子饼茶形似圆月,为云南传统出口港澳与东南亚一带,为华侨所喜爱作为彩礼或赠送亲友,所以有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茶之称。 圆有团员意涵,七子为多福多子之意。一筒七饼,每饼净重357克,直径约7寸(21厘米),筒身约7寸(21厘米)。计划经济时代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国营勐海茶厂 生产饼茶一直是市场主流茶品,原料以三至六级为主,生茶,渥堆熟茶茶品都有生产。 七子的规制是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1.8公斤)。 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

    2017-11-03 20:11:03
    886
  • 茶人茶语:茶圈暗语大全

    每个圈子,都有一些只有“圈内人”才听得懂的暗号。自己人可以秒懂,圈外人听了却摸不着头脑。茶圈也不例外,这些暗语,你听过吗? 1、吃讲茶 解放前的川渝地区,有一种处理邻里纠纷的方式叫“吃讲茶”,就是以茶馆为公堂,请当地有名望的人居中做主,双方陈述利害,解决争端。 2、摆茶碗阵 以前袍哥为了区分会友和外人,发明了茶碗阵,有许多摆法。比如想了解对方底细,就摆个“木杨阵”,桌上放两个茶杯,一个放在盘内,一个放在盘外。如果是懂得破阵的人,就会把放在盘外的那只,拿起来放回茶盘。并吟诗:木杨城里是乾坤,结义全凭一点红。今日义兄来考问,莫把洪英当外人。 3、...

    2017-11-03 16:17:43
    767
  • 宋朝与茶的那些事儿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真正能担得起风雅二字的,大概只有宋朝。这个弥漫着淡淡烟灰色,以文艺著称的朝代。 而且宋代也是茶道极为盛行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遥想古人一壶好茶,三五好友;坐而论道,对墨挥毫,雅致生活体现得淋漓尽致。 环境是影响和决定饮茶心情的一大因素,文人们总是力求在幽静雅致的环境中饮茶。他们寄情山水的同时啜饮香茗,既能欣赏风景,又能洗涤心灵,得到双重的审美愉悦。 邹浩《同长卿梅下饮茶》云:“不置一杯酒,惟煎两碗茶。须知高意别,用此对梅花。”或者于亭轩小饮,亭轩大多都是依山傍水而建,不失为品茗佳处。 文同《北斋雨后...

    2017-11-03 12:24:23
    874
  • 放过自己,凡事尽心尽力就好,剩下的交给天意

    放过自己,凡事尽心尽力就好,剩下的交给天意。 1、尽力就好 你只是个凡人,没有三头六臂,不会七十二般变化,你不可能什么都能,样样都做得最好。 不要给自己过高的目标,也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能力,压力是一种动力,但是当压力超出了承受的范围,你会被压垮。很多时候,你无法掌控结果,也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尝试了,尽力了,就足够了。 2、尽心就好 你不是个救世主,不可能帮所有的人。亲戚,朋友,闺蜜,哥们姐们,你帮得了一个人,但是帮不了所有人,帮得了一时,但是帮不了一辈子。 危难之时,紧急关头,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这是义不容辞的,不帮自己也不得心安。其他的,不要勉为其难...

    2017-11-03 08:31:03
    872
  • 活着何必斤斤计较,放下便另有天地

    活着何必斤斤计较,放下便另有天地,人生苦短,总是喜乐交加,得失并存,聚散不定。 很多东西,就像手中的沙子,越是抓得紧,越是失去快。凡事看淡一些,想开一点,一切随缘、随心。 人这一生,注定来去都是空,没有人能永久地拥有什么。走到最后才明白,一切的得失都是暂时,最重要的是看淡放下。 放下烦恼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一切烦恼皆由心生。佛家说:“人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心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心中有烦恼,不必逢人就说,不如学着看淡放开。 烦恼是因为你有太多的放不下,名誉、金钱、地位、利益、感情等等。要想除掉烦恼,就...

    2017-11-03 04:37:43
    639
  • 杭白菊茶文化历史

    “杭白菊”称谓的来历与一则徽帮茶商与南洋老板斗智的传说有关。 杭白菊,又名甘菊、白菊花、茶菊、药菊。湖州练菊花,具有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黄如纯金的特点。是甘菊中的佳品。杭白菊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补农书》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元代《本草衍义补遗》说:“菊花能补阴”。李时珍《本草纲目》道:菊能利五脉,调四肢,治头风热补;还记载一段神话:“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之皆以服菊成仙”。可见杭白菊的功效。练市杭白菊,还可代茶饮用,其色香味不亚于龙井茶。经常饮用,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抑制毛细血管的通性,起到抗炎强身的...

    2017-11-03 00:44:23
    622
  • 茶的汤故事历史介绍

    茶之汤的先驱者 南北朝的战争,以及应仁之乱等等的战乱持续的发生,这是一个连明天的未来都不可知的日子,而茶的文化也沦落至具有赌博行为的「斗茶」,至此茶的文化真的堕落了。而这只是其中流行于新兴武士阶级的活动,另外在京都的贵族之间则流行所谓「唐样之茶」,但其内容却是竞相比较所拥有的珍贵茶器。这些都是以足利义政为中心而产生的东山文化的一部份,根据当时将军侧近人士所撰写的「君台观左右帐记」以及「御饰书」等史料,当时对于茶室的布置方法,以及茶道具的摆设方法等等都已经有了制式的规范。 义政在东山殿(现今之银阁寺)所建立的茶室东求...

    2017-11-02 20:51:03
    620
  • 陆羽与茶介绍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宁翁,又号竞陵子,湖北竞陵人。 竞陵,即今湖北省天门县。唐代时,竞陵是景色秀美的鱼米之乡。皮日休在《送从弟皮崇归复州》大为赞叹“竞陵烟月似吴天”、“处处路旁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等。宋代欧阳修撰《新唐书·隐逸·陆羽传》载曰:“陆羽为弃儿,由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唐代寺院多植茶树,所以陆羽深谙茶树种植、制茶、烹茶之道,年纪轻轻时已是一等茶艺高手。然而,由于无意于佛门的清规戒律,离群苦行,陆羽终于在12岁时离开了寺院,此后浪迹江湖。 天宝五年(公元764年),陆羽结交竞陵太守李齐物,为太守府座上客。...

    2017-11-02 16:57:43
    614
  • 信阳毛尖茶文化历史及发展介绍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未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未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住信阳缉私拿统领、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当时曾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资金来...

    2017-11-02 13:04:23
    728
  • 塔泉云雾茶文化历史

    塔泉云雾茶历史 据《宣城县志》记载"塔泉云雾"又称"高峰云雾"。明、清时盛极一时.据传"天生丽质难自弃,离鼻三尺奇香来"就是当年乾隆皇帝品尝"塔泉云雾"后,对塔泉云雾的赞美诗句。塔泉云雾在东晋司马睿时(公元317-322年)温山介官与宣城,进贡茗一千斤,是宣城生产贡茶的最早记载。 大诗人李白曾有诗云:"塔泉尽源水,高峰云雾茶"。解放后曾为国务院办公厅用茶,多次荣获国家经济贸易部名优茶荣誉称号并出口英国皇室。六十年代被评为中央机关用茶,八十年代被授予原商业部名优茶,被评为安徽十大名茶之一。如今,国泰民安,茶事兴盛,古峰人继承传统工艺,融入先...

    2017-11-02 09:11:03
    667
  • 茶叶“茶”字的由来和历史演变的介绍

    “茶”字的由来和历史演变 “茶”字的由来 “茶”字的读音,说来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据说神农生来就有一个像水晶一样透明的肚子,任何东西吃进肚子中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神农在咀嚼信手采来的树叶时,看到叶子的汁液在他的肚子中像巡逻兵一样上下游走,查来查去,将肠胃清洗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查”,后来慢慢演变为“茶”字。 “茶”字的历史演变 甲骨文→大篆→小篆→印篆→隶书→楷书 ...

    2017-11-02 05:17:43
    677
  • 茶与对联是中国文化中极为出彩的喻世或抒情

    对联是中国文化中极为出彩的一部分,其讲究对仗及意境,旧时文人多以此形式或喻世或抒情,茶也成为其吟诵的主题之一。历来佳对频出,略列几幅如下。 ◇焚香读画,煮茗敲诗。 ◇茶帘清与鹤同梦,竹榻静听琴所言。 ◇花间渴想柏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道,吃一盏莫问东西。 ◇琴里知闻惟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幽径树边香茗沸,碧梧荫下澹琴谐。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几静双钧摹古帖,瓯香细乳试新茶。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采向雨...

    2017-11-02 01:24:23
    818
  • 白居易《营闲事》茶诗妙句美文

    营闲事 白居易 自笑营闲事,从朝到日斜。 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 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 桃根知酒渴,晚送一瓯茶。 【详解】 白居易还有《不出》一诗:“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好是老身销日处,谁能骑马傍人家?”有《早服云母散》一诗:“晓服云英漱井华,寥然身若在烟霞。药销日晏三匙饭,酒渴春深一碗茶。每夜坐禅观水月,有时行醉玩风花。净名事理人难解,身不出家心出家。”这两首诗中,“席上余杯对早茶”、“酒渴春深一碗茶”,同此诗中的“桃根知酒渴,晚送一瓯茶”,都反映了茶有醒酒除腻的功效。 ...

    2017-11-01 21:31:03
    841
  • 茶诗茶词《七绝乙酉早春客八斗河王家》

    《七绝乙酉早春客八斗河王家》并致天涯及繁芽二诗兄 清江拍岸千帆舞,一夜天涯已繁芽。 不得思诗吟旧句,洗壶问茗羡农家。

    2017-11-01 17:37:43
    622
  • 普洱茶的历史文化简介

    普洱茶以其集散地与原产地——普洱县命名。普洱茶兴于东汉、商于唐朝、始盛于宋朝、定型于明朝、繁荣于清朝。元朝时称之为普茶,明万历年才定名为普洱茶,极盛时期是在清朝。据《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 普洱茶的名称或因族名而成,或因地名而得。到了唐朝,普洱茶开始大规模的种植生产,称为“普茶”;宋明时期是中原逐渐认识普洱茶的时期,并且在国家社会经济贸易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

    2017-11-01 13:44:23
    619
  • 黑茶的历史渊源介绍

    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湖南茶叶生产历史十分悠久。历史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炎帝神农氏,最后就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日的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陂,证明在炎帝神农氏时代,湖南就有茶树生长,并被神农氏发现和利用。至今炎陵县山上仍有野生茶树生长。 湖南黑茶生产始于湖南益阳安化县。据唐·杨烨《膳夫经手录》记载,唐朝时,安华所产渠江薄片,已远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

    2017-11-01 09:51:03
    712
  • 西南民族“吃茶”的习俗

    抓一把茶叶,开水冲泡后饮汁弃渣,这是现代人最常见的饮茶方式。但是,我国茶文化专家对西南地区各民族“吃茶”习俗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大规模调查后发现,在茶叶原产地及其周边的若干个省的山区,苗、侗、瑶、傣、仡佬、土家等族人民至今仍保存着客来请“吃茶”的习俗。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利用茶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从生晒药用、熟食当菜、烹煮饮用到今日之冲泡直饮,茶已成为全世界青睐的健康饮品。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勤晋说:“除少数民族‘吃茶’外,边远山区的汉族也有‘吃茶’的习俗。‘吃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

    2017-11-01 05:57:43
    755
  • 英式茶,怎么喝?

    英式茶,怎么喝? 传统的茶室礼仪,讲究交谈声音要小,瓷器轻拿轻放;女士举止从容,有人从面前经过时要礼貌地轻轻挪动身姿,报以微笑。 松饼的吃法,是先以刀切开,但是不能切到底,然后用手撕,先涂果酱,再涂奶油。吃完一口,再涂一口。杯中茶喝完后,将茶匙放到茶杯中,表示到此为止,否则主人会不断续茶。

    2017-11-01 02:04:23
    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