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普洱茶历史文化的探源
普洱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集散地与原产地之一的普洱县(即今宁洱县)命名之。于元朝时称之为普茶,明朝万历年间才定名为普洱茶。唐朝时普洱名为步日,属银生节度。此时所生产之“银生茶”是为普洱茶的前身,最原始制法是直接将鲜叶生晒而成。后来,发展出杀青、揉捻等制程,在茶箐日晒后成为晒青毛茶,此即紧压精制加工的原料。清朝为普洱茶的极盛时期,《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 宫廷贵族与风雅人士饮用普洱茶蔚为风潮,有“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风俗雅兴。当时,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为其主要原...
顾渚茶园新貌
宜兴古名荆溪,唐时叫阳羡,至宋时才改为宜兴。唐时,附近顾渚山所产的紫徇茶,因陆羽之品评,御史大夫李栖筠的进贡而成贡茶后,造成市镇的繁荣。明时,因散茶的流行,出现了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小壶,更使宜兴的声名,继贡茶之后再度鹊起,这是任何地方所未曾有的。 宜兴产土,质地细腻坚致,烧出来的器物为其他陶窑所不及,不但用在制壶,其他如瓦罐、花瓶、器皿、人物花鸟,无不具备,而且颜色五彩缤纷,有红、紫、白、和多种,由于器物之著名,传说附会即生,清代文人吴千在《阳羡名陶录》中就曾述说宜兴土的发现,是由于云游四方和尚的指引,才挖掘而发现,做成之壶,也因而极珍贵。 陶...
齐己《尝茶》一诗爱茶,情有独钟
【尝茶】 作者:齐己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 【释义】 霅(zhá)川,水名。亦名云溪,在浙江吴兴市境。 【详解】 与齐己同时期的干康有《投谒齐己》诗:“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烹茶童子休相问,报导门前是衲僧。”表明齐己有专门的“烹茶童子”。《尝茶》一诗,也表明这位高僧爱茶爱诗,情有独钟。 ...
庐山云雾的传说介绍
庐山云雾的传说: 传说在花果山上当猴王的孙悟空,仙桃、仙果、仙酒吃腻了,一天,忽然想起喝喝王母娘娘喝的仙茶来了,于是决定去王母娘娘的仙茶园中偷些茶籽来,种在花果山上。那时,正值金秋季节。茶树已结籽,但孙悟空不知道茶籽该如何采集。这时正值一群多情鸟飞过,并答应为孙悟空采集茶籽。 多情鸟衔着茶籽正往花果山飞正,经过庐山上空时,庐山的美景竟把多情鸟吸引住了。领头鸟禁不住唱起歌来,领头鸟一唱,其他鸟也跟着唱了,茶籽纷纷从它们嘴里透过云雾掉入了庐山群峰的岩隙中,从此庐山到处长出棵棵茶树,出产清香袭人的云雾茶。 ...
茶文化里是否知道其至少有五大“最”
月色朦胧的夜晚,翻开书,再来曲轻音乐,泡上杯美味的茶,在不知不觉中,握着手中的杯,想着书中的故事,苦涩中还留有些淡淡的甜味,犹如自己的人生,此时,你是否知道,我国茶文化的点点滴滴,是否知道其至少有五大“最”。 最早的茶学专著 唐代陆羽撰述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专著。《茶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已被译成十几国文字。 最先发现和利用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是《茶经》中所记载,可见,神农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的第一人。茶叶为世界三大饮料之“圣品”,享有“东方恩物”、“绿色金子”的美誉。举世公认中国是茶的...
大观茶论之“地产”鉴赏
《大观茶论》趙佶(宋) 《大观茶论》 地产 【原文】地产: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①,其味疏以薄②,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③,其叶疏以暴④,其味强以肆⑤,必资阴荫以节之。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注释: ①其叶抑以瘠:抑,受抑制;瘠,瘦小。 ②其味疏以薄:疏,稀、少。〈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③土之性敷:敷,肥沃,敷腴。 ④真叶疏以暴:疏,疏展、充分展开。暴,脱落, ⑤其味强以肆:肆,放纵无节制。 ...
川藏煮茶介绍
川藏煮茶 煮茶是流传在我国西部、北部、西南部的高原和偏远地区的一种传统的饮茶方式,多为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所用,上世纪初的川藏地区,多用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青砖茶、米砖茶等产品,饮时不加奶,称为清茶。 按照川藏地区的习惯,煮茶应煮至涩而不苦,而且由于当地饮食多盐多油,喝茶也必须加入少量食盐调味,以增进口感和补充体力。现在当地所用茶品,多为红茶和黑茶,经过简单熬煮即可装入银壶、铝壶、锡壶或不锈钢茶壶中,供一家几口人一起喝茶聊天。或在煮茶过程中加入花椒、姜片等,煮制调味茶,缓解高原地区气候不规则变化引起的身体不适,对轻微的感冒症...
茶与神农氏的渊源
神农氏即炎帝,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相传是茶树的最早发现者,古代农耕、医药的发明者。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肇始于何时,众说纷纭。几千年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茶叶被发现、应用归功于神农氏,自他而始,据此为源。 传说上古时期的神农氏,生于烈山(今湖北省随州九龙山南麓),长于姜水(今陕西省宝鸡市)。相传他是牛首人身,出生三天会说话,五天能走路,七天长齐了牙,三岁知道农耕之事。他是远古时期姜姓部落首领,因发现火种造福人类,故称炎帝。其部落最初的活动区域在今陕西南部,后沿黄河向东与黄帝部落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黄帝打败炎帝,两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因此今...
茶碧绿轻盈如一位亭亭玉女
你诞生在清明季节 你碧绿轻盈 如一位亭亭玉女 紫砂是你的憧憬 西湖有你而更美 陆羽为你颂歌 中国因你而命名 你是雅士的座上客 你是农家的七里香 你是解渴的饮料 你还是健身除病的良方 水因你而绿 你因水而明 你急急的展示 匆匆的沉寂 渐渐地舒展 慢慢的升腾 你的过程 犹如人的一生 来源:陇南日报
茶为何要倒七分满
茶道文化中有“酒满敬客,茶满欺客”之说,是因为酒凉茶热,茶倒七分满,才不会水溢烫手。“从来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 所谓“茶七酒八”是指主人给客人倒茶斟酒时,茶杯、酒杯满到七八分的程度。主若以茶待客,则以倒七分为敬,不宜过满。那么,为什么茶倒七分为宜呢?原因有五个:一是茶水倒七分满首先不至于烫着客人或洒到桌子及衣物上。二是品茶需要一遍遍品,一壶茶要平均倒好几杯,所以不可能一杯倒得太多。三是品茶时,不仅喝茶汤,还要看汤色、闻茶香,茶水太满品鉴起来不方便。四是茶水倒得七分满留得三分人情在,就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一杯浅茶,在...
一首描写斗茶场面的诗作“林下雄豪先斗美”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裾,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莫。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
茶诗茶词题朱丹《大明风韵》
——题朱丹《大明风韵》 沉沉古韵大明风,绿雪烟泉漫碧穹。 天上人间同此味,夺胎换骨又相逢。 注:绿雪,茶名,出安徽宣城。《随见录》云:“宣城有绿雪芽。”
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是一部专门论述茶水的书
田艺蘅,字子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人,大约生活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期间。他从小跟随父亲游于姑苏、滁州、金陵等地,成年后的田艺蘅足迹遍天下。田艺蘅自幼喜好博览群书,天官、舆图、兵法、医卜、外典无不涉猎。但他的科举之途颇为不顺—— “七举不遇”,于是放浪西湖,优游山林。在倭寇骚扰东南期间,他曾组织义民“保障社里”。《明史》卷二八七《文苑传》有关于他的记载(附于其父田汝成传中):“性放诞不羁,嗜酒任侠。以岁贡生力徽州训导,罢归。作诗有才调,为人所称”。他的著作有《大明同文集》、《田子艺集》、《留作诗有才调,为人所称”。他的著作有...
桂东玲珑茶文化及历史渊源
桂东玲珑茶历史渊源 桂东玲珑村产茶历史悠久。相传在明末清初年间,玲珑山上有一位山母仙,怜悯远道求生之客,一夜,亲自骑马到村里传授制茶仙法,对各农户都教三遍。一到拂晓,她来不及喂马,就匆匆腾云离去,至今玲珑山顶上还有一处称为马归槽的地方,形如马槽,终年蓄水不竭。玲珑茶以采摘细嫩、制工精巧而蜚声各地,随着时代的进步,制茶工艺又经科学改进而更臻完善。 ...
茶艺术“采茶戏”发展出独立有关茶事剧种
戏曲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唯一发展出独立有关茶事剧种——“采茶戏”的国家。 采茶戏主要流行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在不同的地区其名称也不相同,比如在广东称“粤北采茶戏”,在湖北则有“阳新采茶戏的地区其名称也不相同,比如在广东称“粤北采茶戏”,在湖北则有“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其中,江西的“采茶戏”最为普遍,种类也多。在江西采茶戏的剧种中就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
茶历史发展长河中大事记录
中国茶业大事记 一、三皇时期(公元前2000年以前) 1、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中华儿女的祖先神农发现和利用了茶叶。《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经》中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二、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00-前256年) 2、公元前1066年茶已开始园中栽培和作为贡品。 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中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园有芳蒻、香茗”。这说明 确切记载的我国茶事已有3000年。 3、公元前316年前已有以茶命人、命地。 《华...
中式茶杯里的香港记忆
中式茶杯里的香港记忆 作者 韩星童 王姝 一杯用中式茶杯盛装的咖啡,拉花加以点缀,中西元素合二为一,也是香港本身中西合璧的隐喻。 做过六年咖啡师的崔子康(Tommy)将自己第一间咖啡厅半路咖啡(halfwaycoffee)开在上环摩罗街附近,两边尽是古董店和手工艺铺头。 店铺前后门被打通,像一条幽静老巷,装饰以怀旧摆设,中学时代的木制长椅、收银用的锑煲(旧时街市主人盛装钱币的容器)、白色吊扇,还有飞机降落九龙城的旧相片,这些都是崔子康的收藏。 “这里像是另一个空间,而我在这里做着记忆流传的事。”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崔子康却对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充...
黄金桂原产地传说
黄金桂产地介绍 黄金桂的原产地有两种传说。一说清代咸丰(公元1850-1860)年间,安溪县罗岩乡茶农魏珍路过北溪天边岭,见有一株奇异茶树开花引人注目,就折下枝条带回插手盆中,后用压条繁殖200余株,精心培育,单独采制,请邻居共同品尝,大家为其奇香所倾倒,认为其未揭杯盖香气已扑鼻而来 黄金桂,因而赞为“透天香”。 另一说是,1860年春,安溪虎丘乡灶坑地方,青年林祥琴娶西坪珠洋人王暗(当地读如“淡”)为妻。按当地习俗,新婚后要“对月换花”,即新娘要从娘家“带青”来,即带来一种植物苗。当时王暗由娘家带来一株萌芽特旱的野生茶苗,种于灶坑祖厝角的小山仓上,细心培...
北宋茶人黄庭坚介绍
黄庭坚 (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嗜茶是出名的,有“分宁一茶客”之称。和大诗人苏轼、陆游一样,他不仅善品茶,而且爱写茶,有关茶的诗词,他作了不下50首。王士祯称其咏茶诗词最多,亦最工。 作为一个茶客,黄庭坚真是会选择出生地,要投生,当然就投生在一个专门出产名茶的地方。这个地方,古时叫洪州分宁,现在叫江西修水,此地盛产双井茶,而此茶在宋时是绝顶的好茶。 黄庭坚在京做官时,一天他的老乡从老家给他带来一包上等的双井茶。他拿到茶...
茶的起源及传播史介绍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 ...
龙谷丽人名茶历史悠久
龙谷丽人茶,产于遂昌县。该茶条形浑直似眉,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幽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甘醇爽口,叶底细嫩明亮,因其冲泡杯中,嫩芽直竖,亭亭玉立,似丽人起舞,故名“龙谷丽人”。 “龙谷”名茶,历史悠久。北宋时,遂昌已是全国40个著名茶场之一,每年向宫廷贡茶。龙谷丽人茶属绿色食品,为国际金奖名茶。“龙谷丽人”茶的优异品质,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该茶采制极为讲究,清明前后至谷雨期间,以一芽一叶初展、芽头肥壮匀齐为标准采摘。通过摊青、杀表、揉捻、整形、烘干等五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龙谷”名茶,产于浙江遂昌,历史悠久,早在...
唐朝茶事“文成公主与茶”
唐朝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促进了汉藏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由于文成公主爱饮茶,嫁妆里自然也少不了茶叶,茶文化也随之传入西藏,并在当时的贵族间盛行,因此开始了两地的茶马交易。 相传,藏区人民最爱喝的酥油茶也是文成公主创制的。当时,文成公主刚嫁到吐蕃,适应不了高原干冷的气候环境,对每餐肉多乳多的饮食也不习惯,常常感到油腻,消化不好。于是便想到把清爽的茶加进奶中饮用,果然好了很多,这便是奶茶的由来。她还尝试在煮茶时,加入酥油、盐、松子等,发展成了现在的酥油茶。文成公主还经常把茶赐予臣民,使得越来越多的藏民感受到茶水清幽的...
英式下午茶的起源
下午茶文化起源于英国。相传第一位开始喝下午茶的人应该是19世纪初期,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公爵夫人安娜贝德芙七世。她常在下午4时左右感到意兴阑珊、百无聊赖,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作为果腹之用。她还经常邀请亲友共饮下午茶,同时也可以闲话家常,同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这一习惯逐渐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这也是所谓的“维多利亚下午茶”的由来。下午茶最初只是在家中用高级、优雅的茶具来享用茶,后来渐渐的演变成招待友人欢聚的社交茶会。 在伦敦,人们喝下午茶通常会有一个三层架子置于桌上,第一层放置各式咸味的三明治...
中国茶叶向世界各国的传播介绍
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中国茶叶向世界各国的传播与扩散经历了一个由原产地到沿长江流域传布到南方各省,再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周边地区,然后逐步走向世界的漫长过程。 我国茶叶从西南地区的原产地向外扩散,首先是推向与原产地相邻的周边省区,然后逐步扩大。主要是沿着除黄河以外的我国中部、南部几个大水系,有水路也有陆路。总的来说,大体循着一个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方向。中国茶叶传往世界各国,不仅时间很早,而且有着多种渠道。主要是经过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第一,通过来华的...
张萱绘画作品《明皇和乐图》赏析
作者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西安)人。唐代画家。开无间(713~742)任史馆画直。擅长绘仕女儿童、鞍马。用笔精细、色彩富丽,形体丰满。传世作品有后人摹本《捣练图》和《虢国夫人出游图》。 《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帝王饮茶图,画中唐明皇安卧御榻,二男侍立榻侧,二宫女内有一人捧茶食、茶具,象明皇饮茶已毕,令撤茶食、茶具。茶盘内有水注。画在所表现的“和乐”气氛,说明茶事在唐明皇时代已从单纯的口腹之欲升华为一种精神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