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茶典故“陆纳以茶待客”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南北方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在起居、饮食习惯上也有很大不同,茶文化作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在南北方也有明显的差异。茶文化起源于南方,后来才传到北方。东晋时,北方人对茶事的理解尚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而南方的茶文化发展远远超过北方。根据《世说新语》的相关记载,东晋时新安有一位颇负声望的人名叫任瞻,他在渡江南迁后,一日,在与大家一起饮茶时,突然不着边际地问道:“这是茶,还是茗?”众人面面相觑,他仿佛感觉到自己的失言,于是又连忙为自己辩解说:“我的意思是问这茶是热茶还是冷茶”。在座众人都哭笑不得,任瞻原本身处...
古代茶文化的萌芽阶段魏晋采叶作饼
三国时代,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生煮及晒干收藏后羹饮蔬食逐渐变为饼茶。三国时期魏国张揖《广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作料调和作羹饮。张揖《广雅》的这段记载,是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有关茶的最早的加工茶叶的记载。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从文献记载来说,汉以前乃至三国的茶史资料十分缺乏,我们无法确定这种饼茶的制作是经过怎样的处理方法,采来的茶叶可能经蒸青或略煮软化压成饼再晒干或烘干亦未可知。 然而在两晋以后,随着茶文化与我国各...
“赵州茶”公案
杭州著名的九溪十八涧附近,在“林海亭”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曰:“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下联日:“日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这是杭州西湖风景区众多的楹联 之中,写得最为轻松、潇洒、明快的一 副,其中的“且吃了赵州茶去”,还有 一则有趣的故事呢。 佛教典籍《五灯会元》卷四中记 载这样一则故事:从谂禅师问一位新来 的僧人说:“你以前曾到过此间吗?” 僧人回答说:“到过”。从谂说:“吃 茶去”。从谂又询问另一位僧人说:“到过此间吗?”僧人回答说“不曾到过”。从谂说:“吃茶去”。一直在旁边的院主忍不住问从谂禅师道:“为什么到过也说吃茶...
嗜茶如命的杨万里
杨万里是南宋一位多产的诗人,他的一生一共作诗两万多首,流传至今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杨万里不仅是难得一见的诗文奇才,更是一个嗜茶如命的爱茶人,他的众多名篇中,也有很多是与茶有关的诗文。 杨万里在自己《武陵春》词的小序中说道:“老夫茗饮小过,遂得气疾”。说的是由于自己酷爱饮茶,因而引起疾病,而词中又言:“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叉酸,儿信问平安”。因为杨万里饮茶不加节制,得“中寒”之疾而导致自己“瘦骨如柴”,尽管如此,他也只是少饮而已,若要使他与茶一刀两断,是万万不能的。这一点则真切地体现在他的另一首诗作中:“老夫...
茶树的起源与演化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茶树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据研究,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的早期,双子叶植物的繁盛时期是在中生代的中期,山茶科植物化石出现在中生代末期白垩纪的地层中。 在山茶科里,山茶属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群,它发源于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而茶树在山茶属中又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据此,植物学家分析推断,茶树的起源至今应当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的历史了。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心地带是滇、黔、川等省区的毗邻地区。由于第三纪中期的地质演变,出现了喜马拉雅山的上升运动和西南地区横断...
腌茶一种用茶做菜的风俗习惯
在云南省德宏地区居住的景颇族与德品族等民族,宣到现在仍然保持着一种用茶做菜的饮茶风俗习惯,这就是腌茶。 腌茶通常要在这些地区的雨季进行,而所选用的茶叶就是不经过任何加工的鲜叶。在制作的时候,姑娘们将从茶树上采回的鲜叶用清水洗净,并沥去这些鲜叶表面所附着的水后晾干待用。腌茶的时候,先用一些竹匾将这些待用的鲜叶摊晾,等到鲜叶失去了少许水分后,再稍加搓揉,拌上适量的辣椒与食盐,并置人罐或竹筒之内,用木棒层层舂紧,盖好。 等到放置了两三个月后,茶叶的色泽就已经转黄,茶就算腌好了。将腌好的茶取出来晾干,再装^别的瓦罐,随用随取。食用时还...
苏轼与茶结缘
禅茶一味:苏轼与茶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在北宋文坛上,与茶叶结缘的人不可悉数,但是没有一位能像苏轼那样于品茶、烹茶、种茶均在行,对茶史、茶功颇有研究,又创作出众多的咏茶诗词的。 苏轼十分嗜茶。茶,助诗思,战睡魔,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这年春旱,入夏得喜雨,苏轼去城东20里的石潭谢神降雨,作为《浣溪沙》五首纪行。词云:“酒困路长睢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记述了他讨茶解渴的情景。他夜晚办事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
茶食不能压住茶香茶食的搭配
茶食不能压住茶香 一杯醇香的茶配以精致的茶食,既可带来心灵上的放松,闲暇之余也能更好地体味到茶的韵味。具体怎么做呢? 国家茶叶质检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红建议,休闲时喝茶,搭配茶食可遵循“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的口诀。所谓甜配绿,是指甜食要搭配绿茶,如各式甜糕、凤梨酥等;酸配红是指口味酸的食物要搭配红茶,如山楂、柠檬等;瓜子配乌龙是指咸的食物搭配乌龙茶,如咸味瓜子、花生等。 绿茶清爽,口感略带苦涩,茶食可以选择清新香甜口味的点心搭配。绿茶富含的儿茶素具有抑制糖分吸收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脂质代谢。但是要注意,茶食不能太甜,否...
茶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最早传入日本、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至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16世纪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 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
浙江省著名茶场及历史发展介绍
浙江省茶场 十里坪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龙游县湖镇。建于1952年。有土地2000公顷,其中有茶园约200公顷,年产干菜250吨。下设农业大队和工厂。生产茶类有红茶、炒青、烘青和花茶。 十里丰农场国有农场。位于浙江衢州十里丰。建于1955年。有茶园330余公顷,年产干茶500吨。下设茶叶生产专业队、茶叶加工厂、砖瓦厂、水泥厂等附属企业。产品有炒青绿茶、茉莉花茶、红条茶以及“塔山银毫”、“浙江龙井”、“毛峰”等名优茶,其中“塔山银毫”和三级茉莉花茶为部优产品。_九峰山茶场集体茶场。位于浙江金华汤溪镇九峰。建于1980年。有茶园150余公...
齐己《谢中上人寄茶》茶酒诗文详解
【谢中上人寄茶】 作者: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详解】 在中国的茶酒文化史上,以茶与酒馈送亲友是一个良好的传统。在赠送和收受的过程中,许多文人学士往往伴以诗文,因而在这方面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篇章,此诗即是一例。茶酒馈送亲友这一习俗传承至今,但伴以诗文的则少见了。 ...
仙人掌茶的传说
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汤色绿亮。 相传每到春茶竞相迸发之际,仙人掌茶的创制人中孕禅师(俗姓李,诗人李白的族侄)就在玉泉溪畔的乳窟洞边采摘茶树嫩叶,运用制茶技术制出扁形如掌、清香滑熟、饮之清芬、舌有余甘的名茶。公元760年,中孕禅师云游江南,在金陵(今南京市)遇李白,将此茶作见面礼赠予李白。李白品茗后,大为赞赏,并根据茶叶性状将其命名为“仙人掌茶”。 ...
权德舆《奉和许阁老霁后慈恩寺杏园看花同用花字口号》茶诗作品欣赏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以文章进身,由谏官累升至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参预朝政。 奉和许阁老霁后慈恩寺杏园看花同用花字口号 杏林微雨霁,灼灼满瑶华。 左掖期先至,中园景未斜。 含毫歌白雪,藉草醉流霞。 独限金闺籍,支颐啜茗花。 【详解】 此诗描写的是雨过天晴,诗人同几位在朝的同僚在慈恩寺杏园,一边悠闲自得地品茶,一边赏花的情景。“支颐啜茗花”,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诗人以手托腮,品茗赏花的闲适神态。 ...
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茶历史介绍
在浙江和沿江一带发展很快,文献提到的名茶只有双井、顾诸等几种,但明代提到的名茶却有97种之多,而且遍及从云南到山东的广大地区,基本上各地都形成了自己的主要茶叶产地和代表名茶,从而也奠定了中国近代茶文化的大致格局和风貌。
下午茶的起源由来及文化
下午茶的由来及文化 下午茶起源于17世纪。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一直到晚上八时左右才开始,人们便习惯在下午四时左右吃些点心、喝杯茶。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玛丽亚,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觉得这种感觉真好,便邀请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起来。 红茶传进欧洲时,由于是遥远东方来的珍品,“喝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后来红茶在伦敦的咖啡屋、红茶庭园开始流行。咖啡屋是名流聚集交流、饮茶的场所。红茶庭园则出现于伦敦郊区,大多数英...
东印度公司对茶叶垄断历史
茶叶作为奢侈品引入英国,政府自然要课以重税,最高时竟达货值的20%。尽管税收如此之高,东印度公司还是因茶叶贸易而发了大财。 东印度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主要是进行香料与胡椒等物的贸易,随着英国的茶叶消费市场越来越大,其主要贸易商品于是变成了茶叶。东印度公司对茶叶经营实行了垄断,它所提供的中国茶叶不但价格奇高,在数量上也远远不能满足英国市场的需要。至18世纪中期,英国民众消费的茶叶有将近一半来自于走私,来自于荷兰倾销的茶叶,价格在当时十分便宜。 于是,随着饮茶风俗逐渐普及,除了美洲的烟草与法国的白兰地,整个英国海岸线都在忙碌着走私中...
一杯清茗,十年尘梦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大多生长于南方,其生长之地也颇有讲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上等之茶生长在岩石中,中等之茶生长在沙砾、沙土中,下等之茶则生长在泥土中。“野者上,园者次”,野生的最好,园林种植的次一等。“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山阴下生长的茶最好不要喝,因其总不见阳光,过分阴寒、凝滞,喝了对身体不好。 喝茶,喝的是日月沐浴之下,山泉滋养之中,一年四季流动的自然之气。喝茶,就是让我们跟随这种草木之性,真正将自己还原到自然之中。 陆羽在《茶经》里已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点关联是多么重要。所谓“...
日本茶会的主题旨趣介绍
茶会的旨趣 日本茶会的主题相当广泛,可以纪念某人某事,可以庆祝婚嫁寿诞,可以鉴赏各色道具,也可以单纯为了体会风花雪月的雅韵,甚至只为了表达某一新奇的创意。
茶文学散文表现手法灵活和语言优美的特点
茶文学散文 辞赋和散文以其表现手法灵活和语言优美的特点,更适合用来表现茶的品性。在历代的辞赋和散文中,茶作为一种寓意清新的事物,也是文人笔下的常见之物。这些作品用铺陈和描述等手法将茶表现得格外生动。 早期的作品中主要是《舛赋》,为晋代诗人杜育所作,是一首赞美茶的赋。在文中,诗人歌颂丫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这首赋中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将茶叶从生长到饮用的全过程都囊括了进去。从“灵山惟岳”到“受甘霖之霄降”这部分,描写的是茶叶的生长环境、态势和条件;从“月惟初秋”到“是采是求”这部分写了在初秋季节,茶农们不辞劳...
云南西双版纳的茶祭风俗茶文化茶礼
诸葛亮是云南茶区多民族共同尊奉的“茶祖”。过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诸葛亮生日那天,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一带的茶商都要组织当地各民族群众举行“茶祖会”,用猪、羊、酒、茶等祭品祭拜茶祖诸葛亮,祭拜属于“武侯遗种”的古茶树,祈求茶叶丰收、茶山繁荣、茶农平安。清代檀萃《滇海虞衡志》(公元1799年)载:“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 哈尼族信仰原始宗教,主要是祖先崇拜和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多神崇拜。哈尼族崇拜祖先,每户供有祖宗神位“阿培波罗”,每年秋收及节庆都要多次举行祭祖活动,表达对列祖列宗的尊敬,并祈求祖...
云南勐库茶区及栽培古树茶特色
勐库茶区位置: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临沧的勐库栽培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茶种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米~2750米。勐库野生古茶树属于野生型野生茶,在进化形态上,比普洱茶种还原始。该茶树种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基因原始、产于高海拔寒冷地区,该茶种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尤强等特点,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而勐库特有种,是距今300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引种至勐库后变种,遂有现今勐库大叶种。所以,勐库种栽...
茶若君子“寻找名人”
当接受了为芜湖文化名人撰写小传的任务时,我还在窃笑:芜湖有名人吗?耳熟能详的不是匆匆过客,就是籍在他乡。连文友也说芜湖没出大家。但是,名人少负担也少,于是领命,2007伊始启动寻找工作。 文化名人靠文化传播,多是公众人物,声名远扬,一搜索,土生土长的、外地来发展的、在芜湖工作过学习过的文化人的也不少啊:东晋历史家、晚唐大诗人、北宋大学士、明末大画家、清朝方志家……更有后来的国学家、文学家、出版家、书画家、语言家、翻译家、电影制作家、宗教名人……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都如群星灿烂,辉映了芜湖、安徽、乃至全国的天空。 资料丰富也是...
桃花源喝擂茶介绍
桃花源喝擂茶 喝擂茶,是桃花源独有的风俗。无论是炎热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这里的百姓一般不吃中午饭,而是摆上一桌擂茶;家里来了贵客,也要摆上一桌擂茶。 擂茶是用生姜、生米、生茶叶擂制而成,所以擂茶又名“三生汤”。做押茶的时候,先将上述3种原料(米必须用水泡胀)放在擂钵中用木棒擂制成桨,称“擂茶脚子”。这木棒非山楂木不可。用山楂木擂捣,可以在擂茶中留下一股淡淡的持久的香味,也可使“脚子”日久不腐。 冲擂茶、喝擂茶也有许多讲究。入席之后,总在每个人面前放上一只小碗,碗中放上一团“脚子”。“脚子”以半调羹为宜。“脚子”调入碗中后,再...
安溪以茶闻名于世
据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印纹陶片考证,安溪早在4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当时的原住民闽越人聚居在西溪上游两岸,狩猎捕鱼,留下了许多原始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器。经考古调查,在安溪金谷镇的望云山、参内乡的石墓头山、湖头镇的郭坂山和中蔡山、蓬莱镇的美滨路尾山等地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代遗址17处,成为安溪地区人类历史研究的实物例证。 古代安溪在未成为单独的行政区之前,其所属名号变换繁纷,难以细述,只能简扼言之。据方志记载:在夏商两代,安溪区域属扬州(按《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 安溪以茶闻名于世,出产铁观音、...
元稹《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茶诗作品详解
【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 元稹想到江陵无一事,酒杯书卷缀新文。 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 暇日上山狂逐鹿,凌晨过寺饱看云。 算缗草诏终须解,不敢将心远羡君。 【释义】 紫芽嫩茗和枝采,将初生的嫩茶叶连带细枝一起采摘。 【详解】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元稹任左拾遗。五年,得罪权贵,贬江陵府士曹参军。此诗是作者在贬谪江陵途中寄白居易、李杓(biāo)直(即李建)两人的诗。诗全题为《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杓直以员外郎判盐铁乐天以拾遗在翰林》。当时,白居易在翰林院,李杓直寄居荆州三十多年,以员外郎兼管盐铁征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