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采茶诗欣赏

    余靖(1000—1064),字安道,宋代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天圣初(1023)举进士第,累官至工部尚书。 【和伯恭自造新茶】 一枪试焙春尤早,三盏搜肠句更嘉。 多谢彩笺贻雅贶,想资诗笔思无涯。 【释义】 贶(kuàng),赐予。 【详解】 采摘早春幼嫩的茶叶有严格要求:采得一芽,叫“莲心”;采一芽一叶,芽似枪,叶似旗,叫“旗枪”;采一芽两叶,形似鸟舌,故名“雀舌”;采一芽三叶,形似鹰爪,故名“鹰爪”。“三盏搜肠”,化用唐卢仝《七碗茶歌》中诗句,“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此诗高度评价了茶对诗思诗趣的重要作用。 ...

    2017-10-17 23:44:23
    767
  • 米砖茶文化历吏及发展

    米砖产于中国青米砖茶之乡 - 湖北赤壁羊楼洞。米砖的生产历史较长,仅次于青砖。湖北砖茶,原是山西帮经营,先在鄂南设庄收购毛茶加工砖茶,19世纪中叶,咸宁县羊楼洞产80余万斤。进入19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清道光年间宜红问世,至1861年汉口开埠后,英国去汉口设立洋行,大量收购红茶,转运英国和转手西欧各国。 此时俄商收买砖茶,1863年前后俄商去羊楼洞一带出资招人包办监制砖茶。1873年在汉口建立顺丰、新泰、阜昌三个新厂,采用机械压制米砖,转运俄国转手出口。主要原料来自湘、鄂、赣、皖四省红茶的片末茶,还从印度、锡兰时口部分茶末。俄国在红口生...

    2017-10-17 19:51:03
    896
  • 绿杨春茶叶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绿杨春历史渊源 仪征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成为名茶产区之一,所产茶叶在宋代被列为贡品。 1957年,仪征引入“宜兴群体种”试种以来,已有数十年规模化种茶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仪征市开始引进无性系茶叶新品种进行培育、种植示范推广,先后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00亩。 绿杨春是新创制名茶品牌,属条形烘表绿茶,该类型绿茶于1990年由仪征市捺山制茶厂创制。 2005年开始,为进一步打响绿杨春品牌,仪征市每年举办茶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杨春茶品牌价值和知名度持续提升。 2013年开始,扬州将仪征市捺山茶叶试验场定为茶叶价格监测...

    2017-10-17 15:57:43
    751
  • 陆羽《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茶诗鉴赏

    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 陆羽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喜是攀阑者,惭非负鼎贤。 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 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 闲喧悲异趣,语默取同年。 历落惊相偶,衰羸猥见怜。 诗书闻讲诵,文雅接兰荃。 未敢重芳席,焉能弄彩笺。 黑池流研水,径石涩苔钱。 何事亲香案,无端狎钓船。 野中求逸礼,江上访遗编。 莫发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详解】 此诗是陆羽与耿沩合作的联句诗,长达24句,耿沩盛赞陆羽对茶学的贡献;“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茶仙”之名即由此而来,耿沩已断定《茶经》必名垂后世。 韦应物(737—约792),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

    2017-10-17 08:11:03
    886
  • 中国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

    2017-10-17 00:24:23
    780
  • 梁实秋亲自买茶获盖多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粱实秋先生常以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茶道自称,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梁先生对于品茶实际上是有很独到的见地和讲究的。 梁实秋平常多饮用香片茶或龙井茶,这点在他自己的小品文《喝茶》中就曾提过。当他还在北平的时候,就时常亲自去茶店买茶,他将买茶看成是一种和品茶一样的享受。往柜台前一站,徒弟连忙搬来凳子让坐,就那么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伙计称茶叶,再将称量好的茶叶分装成若干小包,每个小包都包得见棱见角,技术炯熟,手艺精湛。如果是用茉莉花窨过的茶叶,买主临带走的时候再抓一把鲜茉莉放在表面上,称之为 “双窨”。坐于店中...

    2017-10-16 20:31:03
    865
  • 闽北水仙历史溯源介绍

    早在清道光(1821年),小湖镇(时属瓯宁县,今建瓯市)大湖村便发现有人工培植水仙茶。清道光《瓯宁县志》记述:“水仙茶出禾义里(今小湖镇),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山上有祝桃仙洞。西乾厂某甲,业茶,樵采于山,偶到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园中。及长采下,用造茶法制之,果奇香为诸茶冠。但开花不结籽。初用插木法,所传甚难。后因墙倾,将茶压倒发根,始悟压茶之法,获大发达。流通各县,而西乾之母茶至今犹存,固一奇也。”另有小湖镇大湖村民传说清道光年间,苏氏到邻村祝墩村岩叉山砍柴,在山顶祝桃洞口发现一株茶树,并折枝插植成活,并以制乌龙茶工艺采制。 另据《永春...

    2017-10-16 16:37:43
    746
  • 茶若君子 不了情缘

    不了情缘 为了答谢在大学给我帮助的同学,请了一次客,时间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在一个类似贫民窟的大排档里。地点寒酸点,菜肴可不能寒酸:野猪肉、老鳖汤、煮对虾、长江鳊……不是大家一致反对,梅花鹿也上桌了。主菜是一盘最具江南特色的螃蟹。日前购买的螃蟹,卖主信誓旦旦说他是渔业队的,捕捞的绝对正宗长江野生蟹,于是不计成本,一口气买了八斤多。谁知,第二天早上就死了两只,下午又死亡四只,还都是大个的,赶紧又去市场补充两斤,发现居然便宜一半价格,也不管是哪里养的,先送到饭店加工。 都是委托一个老同学请的同学,也知道我这人要求环境可以不高档,但是环...

    2017-10-16 12:44:23
    893
  • 东溪试茶录这茶名“茶之名类殊别,故录之”

    茶之名有七:一约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之比,今出壑源之大窠者六(叶仲元、叶世万、叶世荣、叶勇、叶世积、叶相)壑源岩下一、(叶务滋。)源头二、(叶团、叶肱。)壑源后坑(叶久)壑源岭根三、(叶公、叶品、叶居。)林坑黄漈一、(游容)、丘坑一、(游用章。)毕源一(王大照。)、佛岭尾一(游道生。)、沙溪之大梨深上一、(谢汀)高石岩一、(云摖院)大梨一、(吕演)砰溪岭根一、(任道者)次有柑叶茶,树高丈余,径头七八寸,叶厚而圆,状类柑橘之叶,其芽发即肥乳,长二寸许。为食茶之上品。三日早...

    2017-10-16 08:51:03
    744
  • 苏轼茶诗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对品茶、烹茶、种茶等都非常熟悉,精通茶道,具有广博的茶叶历史文化知识。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喻为“佳人”,两者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天生丽质,不事表面装饰,内质优异,表达了对自然美好、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

    2017-10-16 04:57:43
    802
  • 神农的传说

    神农时代(约公元前2700年),神农是个很奇特的人,他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在胃肠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人们还不会用火烧东西吃,吃的花草、野果、虫鱼、禽兽之类都是生吞活咽的,因此人们经常生病。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决心利用自己特殊的肚子把看到的植物都试尝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以便让人们知道哪些植物无毒,哪些植物有毒。 这样,神农就开始试尝百草。当他尝到一种开着白色花朵的树上的嫩叶时,发现这种绿叶真奇怪,一吃到肚子里,就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把胃肠洗涤得干干净净,他就称...

    2017-10-16 01:04:23
    821
  • 乌龙茶的起源与历史介绍

    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而乌龙茶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吸收融合了红茶和绿茶的加工技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关于乌龙茶的起源,茶学专家通常将龙凤团茶视为乌龙茶的前身,这是不无原因的。宋元时期,当时的贡茶一直为龙凤团茶,但到了明朝,由于明太祖朱元璋觉得龙凤团茶工艺繁复,徒耗民力,因而下令罢贡,龙凤团茶也随之消失。不过此段时期后,中国的茶业仍在发展。一方面是云南茶马古道上普洱茶的运送川流不息;另一方面,诸如龙井、碧螺春之类的炒青绿茶开始崛起;而在原来生产龙凤团茶的武夷山地区,则出现了一种既不同于绿茶,又不同...

    2017-10-15 21:11:03
    613
  • 传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树

    神农氏为发现者 相传神农氏“尝百草”。有一天,他翻山越岭,口渴得很,忽然有一片树叶飘落眼前,捡起细看,青嫩可爱;用手一摸,汁液润滑;以鼻一嗅,气味芬芳;用舌一舐,苦涩非常,于是有着丰富经验的神农氏便断定这是一种止渴、提神的树叶。 以当时来说,神农氏发现茶树,只是鉴别、断定茶有药效而已,真正使茶成为“国饮”,是数千年来难以数计的无名氏不断地栽培、更新、繁衍,由嚼青叶,而发明为采叶焙制;由采叶焙制,而改良为煎烹饮啜,如此的发明再发明,改良再改良,使得这一深具民族性的饮料,能流传千古而为世人所饮用。 ...

    2017-10-15 05:37:43
    814
  • 裴迪《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茶诗品赏

    【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 裴迪 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 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 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无涯。 【详解】 天目山即古浮玉山,山脉横亘于浙西北、皖东南边境。有两高峰:东天目山,在临安县西北50余里;西天目山,在旧于潜县(潜阳镇)北40余里。两峰海拔都在1500米左右,山顶各有一天然池,好像一对朝天的眼睛,故名。两山俱产茶,且历史悠久。 陆羽《茶经》所指“杭州临安、于潜两县生天目山”者,即为该茶。据《于潜县志》与《临安县志》载:“该茶品质优良,清而不醨,苦而...

    2017-10-15 01:44:23
    766
  • 茶文化之红茶悠久历史文化

    茶文化之红茶悠久历史文化 中国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茶文化发展到今天,饮茶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养生的重要载体。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是依据茶叶在制造中发酵程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颜色分类的。 红茶:红汤红叶,色泽乌润,冲泡后具有花香或蜜糖香,滋味醇爽。红茶呈红色是因为在加工中不经杀青,保持了酶的活性,使茶叶充分氧化后变成红色,为全发酵茶。 作者:于观亭 ...

    2017-10-14 21:51:03
    759
  • 茶之利用与发展

    茶在中国很早就被认识和利用。数千年前我国就有了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据考证,茶被各阶层广泛普及、品饮大致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唐代《封氏闻见录》中记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说明茶已被世人接受的一个事实。又有唐诗人杜牧的一句“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更是生动地描写了老僧煮茶时闲静雅致的情景。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随着茶文化逐渐被世人的接受和认同,才逐渐...

    2017-10-14 17:57:43
    880
  • 袁高《茶山诗》释义详解

    袁高字公颐,唐宪宗时官礼部尚书。 【茶山诗】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 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 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 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 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 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 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 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 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 心争造化功,走挺糜鹿均。 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 众工何枯栌,俯视弥伤神。 皇帝尚巡狩,东郊路多堙。 周回绕天涯,所献愈艰勤。 况减兵革困,重兹固疲民。 未知供御余,谁合分此珍。 顾省忝邦守,又惭复因循。 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

    2017-10-14 14:04:23
    714
  • 唐 温庭筠 《西陵道士茶歌》 欣赏

    西陵道士茶歌: 唐 温庭筠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歧,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文思敏捷。仕途不得 意,官至国子监助教。诗词辞藻华丽,风格浓艳。现存词六十余首,收入《花间集》。温庭筠曾著《采茶录》一书。 注释: (1)乳窦:有石钟乳的山洞。溅溅:水流貌。石脉:石中通水的细脉。 (2)绿尘:指粉末状的茶叶。愁草:人见春草而感怀发愁,因此称春草为愁草但这里的愁草指茶叶。春江色:指茶 叶绿如春江水色。 (3...

    2017-10-14 06:17:43
    815
  • 煎茶法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末茶煮饮法

    煎茶法特指陆羽《茶经》所记录的饮茶方法,故应称陆羽式煎茶法。西晋杜育《荈赋》有“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诗句,是说茶汤煎成之后,茶沫沉下,汤华浮上,亮如冬天的积雪,鲜若春日的百花。陆羽在《茶经》中引用“焕如积雪,晔若春敷”,描述茶煎成时的状态。 煎茶法是唐代饮茶的主流形式,是从煮茶法演化而来的,尤其是直接从末茶的煮饮法改进而来。在末茶煮饮情况下,茶叶中的内含物在沸水中容易浸出,故不煮饮法改进而来。在末茶煮饮情况下,茶叶中的内含物在沸水中容易浸出,故不需较长时间的煮熬。况茶叶经长时间的煮熬,其汤色、滋味、香气都...

    2017-10-13 22:31:03
    873
  • 东溪试茶录 茶病 试茶辨味必须知茶之病,故又次之

    茶病(试茶辨味必须知茶之病,故又次之) 芽择肥乳,则甘香而粥,面着看盏而不散;土瘠而芽短,则云脚涣乱,去盏而易散。叶梗半则受水鲜白,叶梗短则色黄而泛(梗谓芽之身除去白合处,茶民以茶之色味俱在梗中)鸟蒂白合,茶之大病;不去鸟蒂,则色黄黑而恶。不去白合则味苦涩(丁谓之论备矣)蒸芽必熟,去膏必尽。蒸芽末熟则草木气存(适口则知)去膏未尽则色浊而味重。受烟则香夺,压黄则味失,此皆茶之病也。(受烟谓过黄时火中有烟,使茶香尽而烟臭不去也,压去膏之时,久留茶黄未造,使黄经宿,香味俱失,弇然气如假鸡卵臭也。) ...

    2017-10-13 18:37:43
    757
  • 妙峰山中觅茶魂

    妙峰山位于湖州原南埠乡(今属妙西镇)。在南埠,有传为皎然、陆羽采茶处的“茶窠”(后辟为“浙北名茶良种母本园”)以及白龙潭、黑龙潭等优质水源,而葱茏毓秀的妙峰山,则是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认定的“唐代杼山”。 从古刹栖贤寺西行,经依山傍涧的滋坞村,抵达桑茶满园的妙峰山。踩着新铺的青石阶上行,一座云头柱高耸的石牌坊跃入眼帘,行楷“慕羽坊”横额为茶绿色,系韩国著名茶人朴权钦先生题写,1999年,“慕羽坊”由中韩茶界合建。柱上,为吴兴宿儒严在宽、武林诗翁戴盟撰写的楹联:“深入幽林,茶圣诗僧留胜迹;崇登三癸,惠风朗日聚群贤。”“苕水长流,璀璨茶经传四海;...

    2017-10-13 14:44:23
    687
  • 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

    普洱茶,云南的世界名茶普洱茶是以古普洱府所管辖地区的云南大叶种茶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包括自然发酵和人工后发酵)形成的符合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这里包含了义:四个条件: 一、产于古普洱府辖区 公元1729年,雍正皇帝设置普洱府,普洱府治所(官衙)设在现在的普洱县城里(原宁洱县),普洱府下辖现在的思茅市、整个西双版纳州和临沧部分地区。这一地区(古普洱府)生产的茶叶,是认定普洱茶的第一个条件。 二、原料是大叶种的晒青毛茶 大叶种是中国云南特有的茶树品种,一般茶叶叶片长12至24厘米,有革质感,比其他茶树品种叶片厚韧。 用...

    2017-10-13 10:51:03
    802
  • 古六大茶山三月茶节

    古六大茶山三月茶节 在“古六大茶山”的勐腊县象明乡四山,至今还流传着有关“三月三”的山歌: 一年一个三月三,赶起骡马进茶山; 粗茶细茶勒两驮,莫让阿郎空回乡。 茶香浓来三月三,四处马帮闹茶山; 阿郎搜够全年茶,粗茶细茶都勒光。 这阴历“三月三日”究竟是有何特定含义的日期呢?本来,它是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自古以来的传统茶叶节日。“古六大茶山”茶业衰落前,五湖四海的商贩和消费者,为了购买到合意的普洱茶,常常不远千里亲身赶来购茶。为协调好农、商之间的生意机遇,联系“六大茶山”春茶上市的季节,两边商定了这个生意时节。 到了清代,因为宫殿...

    2017-10-12 23:11:03
    635
  • 安化黑茶历史文化及功效介绍

    千百年来,安化黑茶被誉为:古丝绸路上的神秘之茶。尤其被边区牧民视为“生命之茶”。黑茶的这种历史渊源及文化传播,对今天的社会更是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在全国由南及北掀起了一股养生热潮。同时,做为湖南省龙头企业的“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一批黑茶“品牌”产品。 怡清源首创国内新款——炭焙茯茶 怡清源炭焙茯茶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新增古法焙茶工艺,保留了火香原味、并兼 具黑茶的醇厚劲道,韵味更甚于岩茶。所采用的独特的“散茶发花”技术,进一步保证了炭焙茯茶中“金花”的内含物质更为丰富。 “金花”所独具...

    2017-10-12 15:24:23
    768
  • 唐代的煮茶法并“微有声”称为一沸

    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放到水中去煮。煮时,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 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打,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茶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救沸育华”,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陆羽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后将煮好...

    2017-10-12 11:31:03
    888